“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5)
时间:2019-04-19 02:5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习近平总书记笑了:“我也在村道边看到了这句标语,很生动!这句话说明两点,一是党的政策深得人心;另一点是,人民群众看到政策好,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 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习近平总书记说:“要通过‘扶’激励‘干’,不能通过‘扶’促进了‘懒’,这就南辕北辙了。”“我去了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扶贫干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作风。 谭雪峰,中益乡党委书记。30多岁的他,在扶贫一线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选择了一条和大学同学完全不同的人生路。他告诉总书记:“去年我们和驻乡驻村工作队只休息了3个双休日,每天入户摸排情况、落实政策,我们敢说对脱贫做到了百分之百精准。” 伍东,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乡凉风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修富路、挖穷根。他最大的感受是“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这些年,村里加强了党支部建设,建立了互帮、互学、互管活动小组,先富帮后富、后富学先富蔚然成风。 还有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党委书记邹远珍,总书记询问她乡里的情况,她成竹在胸,应答如流。谈到下一步,她说得很动情:“我们将秉承‘为民吃尽天下苦,甘洒热血染山河’的革命精神,以‘流血流泪不留遗憾,任劳任怨绝不认输’的奋斗状态,迈入全面小康!” 脱贫一线干部的辛劳与付出,习近平总书记记在心里。这些年,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目前在岗的第一书记20.6万人,驻村干部70万人,加上197.4万乡镇扶贫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线扶贫力量明显加强,成为脱贫攻坚的“尖刀班”“爆破手”,打通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4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这是4月16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总书记特别提到了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这都是我们新时代的英雄。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安全。”“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干部,要注意培养使用。培养干部就是要不断推到火线上、前线上,在摔打中成长,成为骨干栋梁。” 4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这是4月15日下午,习近平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看望贫困户谭登周一家。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华溪村的谭登周今年春节专门请人写了副春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是“共产党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