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喜剧为何让人不满?缺失定力、从容和余味(4)
时间:2019-08-16 06:4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我今天特别高兴听到观众说出那么多让我们振奋的话。我十分想听到观众对喜剧的理解,也让观众带着我们走一走,而不是观众总跟着专家先给出的概念走。因为我存疑,讨论这个是喜剧,那个也是喜剧,这个不是喜剧,那个不是喜剧,有时是不是过于概念化了?有时太多的概念把我们自己的创作圈死了。喜剧的定义可以宽泛一些,包括讨论喜剧元素在整体戏剧中的作用,这样对今后的创作更好、更有价值,拓展了喜剧周的外延,也是一种学术上的包容。 喜剧一定要关注现实矛盾和引发观众的共鸣。有些主旋律题材作品,如果还只是满足于让典型人物说几句“人话”,怎么可能跟观众产生共鸣呢?有人认为“开心麻花”迎合世俗趣味,不高级,但它恰恰就是现实文化的产物,比某些谄媚之作好,符合市场和一定社会层面的需求,它的价值不能视而不见。 任何一种文艺形式的文化品格,不可能脱离、超越文化现状,它一定是和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诉求密切关联。喜剧的文化品格,也一定建构在戏剧整体的文化品格之上,脱离这个实际单独谈论喜剧的文化品格根本不现实。 我建议喜剧的研讨更多关注一下喜剧的表演。喜剧的文本创作、导演手法固然重要,但和其它戏剧类型相比,喜剧的表演更具有特别突出的个性化特质。一谈到喜剧,大家更容易想到演员,而不是剧作家、导演。比如老一辈的黄宗洛、朱旭、赵丽蓉,现在的陈佩斯、宋丹丹等,他们的表演个性、独特的舞台行动和风格,对喜剧有着极其重要、难以替代的作用。 ——程辉(戏剧评论人、策划人) 本版整理/本报记者 于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