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文化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文化文艺创作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加快推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改革发展日益深入,国内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活跃度、观念碰撞度前所未有,社会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精神生活领域面临一些不容回避的挑战。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是非、善恶、美丑的尺度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混乱,在一些人的价值观上还产生了倒置。思想上、精神支柱上的种种问题,都能由此找到病根。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有把全体人民凝聚起来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立心铸魂的重要使命,更加需要在正本清源上持续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不断实现新作为,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守土尽责,创新创造,勇猛精进。

  书写伟大时代

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2017年9月,由中国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图为展览现场。 光明日报记者 金闻/摄

  1000多年前的一个寒冬腊月,面对逝者如斯的长江波涛,江州司马白居易深感于诗歌创作“嘲风雪、弄花草”的弊病,大声疾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让时代的八面来风给陈腐的诗歌注入新鲜的气息和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讲话中再次引用这一名句,正是要重申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与时代同步伐、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的“天职”。

  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时代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从彻底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审视,文艺作品不是神秘灵感的产物,理论思维不是空洞冥想的结果,精神产品终归是耸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精神上层建筑,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存在、社会关系息息相关。一切进步的文艺都是时代进步精神的生动写照,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崇高理想的深情礼赞。“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古今中外,文艺创作只有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才有生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起点也必定始于问题,才能听清时代声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许多作家艺术家、社会科学家荣登先锋榜。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时代深处与时代同频共振,真实地、真诚地去感应时代、紧跟时代、引领时代、奉献时代。

  今天,新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中华民族最接近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谱写人类社会发展史新篇章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为我国文化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中国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已经创造了伟大成就,但还需要创造新的更加伟大的成就。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的壮丽新史诗,不辜负新时代的期冀。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聚焦时代、观照时代、反映时代,紧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讲好恢弘大气的国家故事、感人肺腑的社会故事、励志进取的个人故事,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些都是新时代的期冀。

  做人民的孺子牛

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