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视觉中国:行业良心还是版权猎手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起底视觉中国:行业良心还是版权猎手

  起底视觉中国:行业良心还是版权猎手
  图片售价不透明,但“集中维权”模式为摄影师争取到权益,业内称一味指责将伤害整个行业

起底视觉中国:行业良心还是版权猎手

12日下午,新京报记者来到视觉中国位于酒仙桥的总部。新京报实习生 曹雯 摄

起底视觉中国:行业良心还是版权猎手

  视觉中国致歉信。

  版权图片库“视觉中国”,正在风口浪尖。

  事件因一张黑洞照片而起。10日晚,欧洲南方天文台官网以“新闻稿”形式,发出一张黑洞照片。根据网站说明,只要清晰标注来源,使用者即可非独占、免费地使用。不过很快,视觉中国的图片库发布这张照片,并且明码标价,争议随之而来。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国内图片版权领域,目前仍然存在从业者法律意识淡漠、创作者维权成本高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以“视觉中国”为代表的版权图片库,充当起摄影师与图片使用者之间的中间人角色。

  尽管存在图片售价不透明、分成比例偏低等情况,但从客观上来说,图片库的“集中维权”模式,一定程度上为摄影师争取到权益,并且在促进图片版权市场的健康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涉及图库、摄影师、图片使用者三方的事件中,如果一味指责图片库,最终可能会出现摄影师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图片库无法正常运营、用图方成本增加的窘境,最终伤害的将是整个行业。

  探访

  面试遭拒 “风口浪尖,不方便摄影师面试”

  12日下午,新京报记者来到视觉中国位于酒仙桥的总部,一幢三层的复古办公楼掩映在绿树之中,“视觉中国”红色的标志矗立在门口,一张1969年的黑白阿波罗登月照片陈列在办公楼内,显示版权为Getty和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总部楼内一共四层,地下一层到三层分列销售、技术中心以及法务等部门。目前该公司员工尚在正常工作,不时有人讨论本周周报、运营商务等工作。

  记者以应聘实习生为由进入公司,面试在类似餐厅的地方进行,期间陆续有员工进出。当记者问及“黑洞”事件是否对公司有影响时,人力资源人士立刻中断对话,“这对公司没有影响,我还有工作先走了”,该人力资源人士离开时表示。

  而当另外一位新京报记者自称希望成为签约摄影师时,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在风口浪尖,不方便接受摄影师面试”。但对方表示,作为签约摄影师可以签独家约,也可以签多家供稿约,签约后摄影师的照片本人仍然可用。

  起底

  视觉中国有着怎样的版权生意?

  视觉中国的图片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世界图库巨头Getty的授权,一部分是来自签约摄影师上传的独家或者多家图库共享图片,其中图片又分为创意类图片和编辑类图片。视觉中国创始人之一柴继军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视觉中国代理的图片中,来自Getty的创意图片占视觉中国创意类图片的60%,编辑类图片(即新闻图片)占比约为20%。”

  “实际上,有时我们在网上搜的图片也不知道版权来自哪里,一个一个去找版权方也不现实,这时直接和视觉中国等图库签约就是很好的选择。”4月12日,一传媒公司版权部门负责人李雪(化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在李雪看来,为了方便图片搜索与确保版权正规,目前基本上所有传媒公司都会签约视觉中国、全景视觉、东方IC三家图片库公司中的一家。根据全景视觉在财报中披露的数据,在中国商业图片领域,目前视觉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50%,全景视觉为20%。而在新闻图片领域,新华社市场占有率为50%,视觉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0%,东方IC占比10%,全景视觉占比5%。

  李雪表示,根据图片类型、所在图库平台的不同,图片价格也各有不同,“基本上新闻图片价格较低,创意类图片价格最高。”

  而具体到图库平台与图片创作者的分成上,一位资深商业摄影师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合作中,利益分配方面是以平台为主导的,摄影师没有话语权。同样一张图出售给不同的地方售价不同,比如媒体使用一张只有几十块钱,是最低的。至于商业用途,根据版面和传播途径会有不同,分成就会比较高。

  “图片版权素材库业务模式是版权作品代理,负责作品销售以及维护摄影师的版权,签约摄影师一般能拿到20%-50%,平台不一样比例也不一样,摄影师相对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调查

  混乱的版权市场 “作品被盗用数百次”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