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表达匮乏:提笔忘字,忘掉的不仅仅是(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网络时代表达匮乏:提笔忘字,忘掉的不仅仅是(2)

  赵世举:如果仅仅从汉字的交际功能来说,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确不再需要大量的手工书写。但是,汉字不仅是书写符号和人们书面交际的重要工具,还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宝藏和重要载体。且不说浩如烟海的汉字文献所承载的海量文化资源,就连一个个汉字本身,从其造字原理到形体,也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与此同时,汉字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一旦“汉字失写症”蔓延,无疑会带来人们对汉字的疏离、对母语的淡漠、对汉字文化的失忆,从而导致汉字的文化功能弱化、价值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

  3.培养人们对汉字的敬畏与热爱

  光明智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持我们的手写能力?

  言恭达:一是敬畏与热爱。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诉求。汉字文化活着,历史才活着,民族才活着。今天很多人对电脑、手机产生依赖症而丢开了纸笔,网络语言表达中不规范性和粗鄙化倾向加剧,其重要原因是缺乏对汉字及汉字艺术的敬畏与热爱。二是承继与共享。承继指通过认字与书写的基础教育传承汉字文化,共享指共同领悟汉字之美。现在的汉字教学追求快速认字,学生识字年龄提前了,但不知道汉字的历史演变,也无法领略汉字特有的文化之美和结体之美。汉字教学不应一味追求速度,而应高质量地进行。基础教育阶段,首先应培养孩子们写方块汉字的习惯和对汉字母语的认同感、亲近感;其次,汉字的教学应讲解字源字理,增强学生审美能力,这也是中小学必须开设书法课的理由。此外,在全民共享汉字文化方面,应运用现代传媒手段,针对非基础教育阶段的人群打造“守望汉字”与“振兴汉字文化”类精品节目,吸引大众参与,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彰显汉字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三是讲究方法、勤于练习。避免提笔忘字,方法很多,关键是一个“勤”字。即勤阅读、勤查询、勤书写。一本字典在手,便于随时查阅;一本笔记在身,读书多记录,多写读后感;一本日记在床头,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另外,在使用电脑和手机时可多使用五笔输入法、手写输入法。

  谭景春:保持用笔书写的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学好语文,学好写字。为此,要加强中小学生的书写训练,培养其书写习惯。学校应改善语文教育,提升汉字书写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适当安排字词抄写作业。抄写是一种能够巩固记忆的有效措施,看似简单,实则能对汉字文化的传承起到重大作用。另外,为了提高中小学生对书写能力的重视,语文考试中可以适当增加汉字书写题目。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项指标,将所学内容融入考试里,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赵世举:要保持我们的手写能力,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第一,需要我们个人增强珍爱汉字的意识,充分认识汉字的价值,强化汉字识读和理解,努力汲取汉字的营养,全面发挥汉字的作用,让汉字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下根。第二,自创条件,努力增加手写汉字的机会。第三,推进汉字手写输入法和手写汉字识别技术的创新升级,促进手写汉字在各种信息化平台、工具以及大众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第四,营造珍爱汉字的社会氛围,创设丰富多彩的汉字书写机会和条件。第五,加强学校的汉字教育和书写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4.汉字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作人格的标示

  光明智库:除了书写,汉字、书法还有鲜明的文化内涵。汉字承载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华夏文明能够延续数千年的最重要载体。如何挖掘和守护汉字之美,做好汉字文化传承?

  言恭达:汉字,是中国文化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最高代表之一。在汉字形体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古人不仅仅满足于汉字的实用功能,而且不断地为其赋予艺术的品质,使其成为一种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特殊样式。数千年来,汉字艺术被视为人格的标示,“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互联网键盘时代,不管是大中小学生还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应提倡书写,让书写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方式。汉字书写承载的不仅仅是内容与思想,还有感情。写好汉字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标志。我们要把汉字不同类型的字体融入中华字库中,在多个不同的输入法中使用,通过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传播,彰显汉字与汉字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