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表达匮乏:提笔忘字,忘掉的不仅仅是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网络时代表达匮乏:提笔忘字,忘掉的不仅仅是

  提笔忘字,忘掉的不仅仅是“字”

  【关注网络时代的表达匮乏·系列访谈之二】

  本期嘉宾

  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 言恭达

 

  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副主任 谭景春

  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赵世举

  【智库答问】

  1.“敲字如飞”替代了传统汉字书写

  光明智库:很多网友反映,对着一张白纸,脑子里想的字呼之欲出,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曾有机构调查发现,94.1%的人都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尤其在年轻人中更加明显。怎么看待今天提笔忘字加剧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言恭达:网络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键盘上“敲字如飞”替代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态,提笔后无法正确写出具体的部首结构。提笔忘字成了当下数字化时代无法回避且令人担忧的现象。随着人类科技革命的推进,这种现象将越来越普遍。产生提笔忘字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电脑的普遍使用替代了传统纸笔。随着汉语拼音数十年来的全面普及,拼音输入法的速写优势让人们无暇顾及汉字的结构特征。这种“电脑失写症”正在悄然颠覆人们传统的书写习惯。其次是现代传播与交流工具应用之多样,客观上带来了汉字书写习惯的改变。例如,我们现在已习惯通过手机互通信息,很少以纸质书信往来。网络拼音文字机械性快速传递替代了以往的大脑记忆储存,这种书写缺失正慢慢造成年青一代的“汉字失忆症”。

  谭景春:提笔忘字现象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只不过近些年来更加普遍、更加突出。造成提笔忘字的原因,一是汉字自身的特点。汉字是一套符号系统,字形和字音、字义有一定的联系,但规律性不强,识字、写字需要反复记忆。有的汉字笔画很多,比如“懿”字就有二十画以上。二是学校汉字语文教育有所缺失。语文基础教育是否真正重视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呢?据我了解,目前识字与写字教学并没有受到普遍且始终如一的重视。比如,听写词语,在一些语文课堂上已经销声匿迹。三是电脑的使用已逐渐代替汉字的书写。键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手里的“笔”,冲击了汉字的实用性书写。所谓“用则进,不用则退”,对于提笔忘字的现象,我们不能过于担忧,也不能任其发展。

  赵世举:很多人把提笔忘字的现象归咎于电脑和手机的使用,我认为是片面的。提笔忘字现象跟近来备受关注的“语言表达日益贫乏”现象一样,是个综合征,不能简单视之。除了使用电脑,以下因素也不无影响:其一,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满足于简单的信息交流或猎奇“八卦”,而不再关注文字的形体美和丰富的内涵,甚至也不在意它的点横撇捺了,于是汉字的轮廓在人们的记忆里渐趋模糊。其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助长了社会的浮躁,致使为人做事不求严谨,语言文字的使用亦然。即使在键盘上敲错了字,也将错就错,不予纠正,对语言文字的敬畏之心有所消减。这也是“网络语言”语病盛行的原因之一。其三,公共空间不良表达的干扰。如网络空间尤其是自媒体表达中错别字泛滥,广告、牌匾等乱改滥仿成语等现象,都直接干扰了人们对正确汉字的识记,尤其会误导青少年。

  2.用笔写字在信息交流中仍有其实际需要

  光明智库: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使用电脑和手机来书写。有网友表示茫然:信息化时代,我们还需要手写汉字吗?提笔写字在今天意义何在?

  言恭达:数字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千万不能因提笔忘字而远离时代的信息革命。我们要以积极、审慎、理性的态度顺应数字化态势,辨明原委,寻求守望与共享汉字的方法。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专业课程几乎已实现全程无纸化,这从教学效率等方面看是一种进步,但更提醒我们应着力强化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谭景春:电脑是先进的文化工具,便捷、快速、高效,我们当然应该熟练掌握它,充分利用它,以适应现代化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虽然有了电脑和手机,但是用笔写字在信息交流中仍有其实际需要,比如签名、题字、留言,以及财务报销等,这些都需要用笔书写。常言道“见字如见面”“字如其人”,用笔写出的字展现着个人书写水平和人格魅力。我们要认识到,识字、写字是一个人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跟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学好语文、学好写字可以终生受益,因此每个人必须具有汉字书写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