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家矿山公园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媒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家矿山公园

  【生态建言】

  矿山公园是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的特定空间地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矿山公园在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潜在问题。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全域旅游等新形势下,究竟如何建设、发展国家矿山公园,成为业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矿山公园在我国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2004年11月,原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这标志着矿业遗迹的保护和矿山环境的治理迈出了新的一步。2010年第二次申报国家矿山公园时,又提出“建设特色矿山公园”,为矿山公园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两次重要事件,我们可以将国家矿山公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2003年以前)

  中国矿山公园的萌芽阶段依次经历了废弃矿山治理与景观恢复、工业遗址旅游和地质公园时期。当代废弃矿山景观恢复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初期,有关生态恢复环境保护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国内开始摸索采矿废弃地的再利用问题,基于植被恢复的生态学理念,一些矿区开始尝试利用生态景观建设与环境保护技术改造矿山废弃地,主要运用回填复垦和植被重建的方法改造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条件,而没有重视矿业遗迹的保护和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开始注重矿业遗迹的保护和开发。1987年,在《关于建立地质保护区规定的通知(试行)》中,首次提出建立采矿遗址保护区。同时,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兴起和快速发展,矿山废弃地的治理融入了旅游观光等内容,继而出现了矿山公园的雏形和具体实践,开启了工业遗址旅游的阶段。2000年,原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中指出,将“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典型产地”作为地质遗迹景观主要内容之一,自此,矿业遗迹景观都包含在地质公园景观之中。在萌芽阶段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矿山公园概念,但废弃矿山治理与景观恢复、工业遗址旅游和地质公园建设等为矿山公园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起步与早期发展阶段(2004—2009年)

  2004年,原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第一次明确提出矿山公园概念,启动了国家矿山公园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并于2005年8月评审批准了唐山开滦、河南南阳、内蒙古额尔古纳等28个申报单位的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标志我国开始正式设立国家矿山公园。

  2006年1月,《关于加强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中进一步强调要做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并提出要将矿山公园建设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各地在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同时,在有必要、有条件的地区,要开展重要矿山的自然、文化遗迹的保护和相关服务性设施的建设,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山公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更大的综合效益。2007年,具有标准规范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指南》颁布。此阶段中国矿山公园开发主题以展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效果和矿业遗迹景观为主,辅以人文自然景观,融入矿业科普教育功能,基本实现了矿山公园的功能标准,但开发形式单一,各个公园特色不突出。

  三、特色开发阶段(2010年至今)

  随着矿山公园开发与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单纯以旅游观光为主的矿山公园开发模式逐渐失去吸引力。2010年,原国土资源部在第一批国家矿山公园规划与建设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要建设具有特色的国家矿山公园,并审批了第二批国家矿山公园资格。自此,矿山公园开始由单一的“观光型”或“科普型”向“综合型”“特色型”矿山公园转变。矿山公园的管理者也在运营中对自身的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提出度假型矿山公园、养老型矿山公园、矿山公园文化产业园等理念。

  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与管理面临什么困难

  截至2017年年底,原国土资源部公布了四批次共88家国家矿山公园(资格),主要以煤炭类、非金属类和金矿类为主,类型分布较为集中。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矿山公园开展工业遗迹旅游较早,有较为成熟的矿山环境治理和旅游开发经验;同时,由于这些类型的矿山在开采时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较大,政府对其治理也较为重视。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