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高铁霸座 道德失范现象为何久治不绝?(3)
时间:2019-08-12 11:00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为此,中宣部上个月结束征求意见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同时各项公共政策制度从设计制定到实施执行,都要充分体现道德要求,符合人们道德期待。 邢朝国表示,道德与法律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范,理想状态下,二者相辅相成。但在实际生活中,法规与民俗、道德相冲突的情况也有发生。他建议,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和政府引导,为公众提供明确、稳定的道德规范,将社会成员嵌入到一套具有共识性的道德系统中,确保对个人道德失范行为提供有力规制。 冯建军认为,对高空抛物、扒高铁车门等严重道德失范行为,不能止于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而应诉诸法律,像对待“酒驾”一样进行惩治,使道德规范真正“硬起来”。 “公民道德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要培养公众规则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全社会必须积极行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春光对记者表示,应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道德教育体系,同时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要多开展文明促进交流活动,教会人们如何正确进入公共生活,如何做一个合格文明的现代公民。公民逐渐养成文明习惯,整个社会文明才能得以提升。 记者 彭训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