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在新中国发展壮大(4)
时间:2019-08-01 17:4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越己者,恒越。”进入新时代,为了更好地“谋”民族复兴伟业,“布”强军兴军大局,“立”安全发展之基,2015年,在习主席指挥下,我军历史上力度、深度、广度空前的整体性、革命性变革拉开大幕。这次改革被称为“史上最牛军改”,不只是动“棋子”,而且调“棋盘”;不是零敲碎打、修修补补,而是体系重塑与全面再造。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率先展开领导指挥体制改革,重在破除体制性障碍,构建新的作战指挥体系、领导管理体系,实现军队组织架构历史性变革;一年后,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全面启动,重在破解结构性矛盾,推动军兵种建设战略转型,深化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改革,实现我军力量体系革命性重塑;三年后,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全面部署。“三大战役”大刀阔斧、蹄疾步稳,“强大脑、壮筋骨、增活力”梯次接续、压茬推进,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按照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原则,全面推进跨军地改革,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科技创新发动战斗力内生引擎。“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学技术每一次创新突破,都对战斗力提升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引发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化,影响甚至决定未来战争的胜负走向。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面对国际上严重的核讹诈和国防安全形势,党中央先后作出发展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的战略部署。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以山川气度、云水襟怀,坚守戈壁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积极顺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加大国防科技攻关突破,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一次次发射,各种不同类型的卫星上天,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进入军队作战序列,科技创新极大提升了部队战斗力。 中国海军航母编队乘风破浪 张凯/摄 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奔涌,习主席深刻指出:“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我军建设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重塑人才培养体系和军事科研体系,聚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超前规划布局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几年来,航母、核潜艇等大国重器捷报频传,海军主力战舰加速更新换代;空军主力战机迈进以“运-20”、“歼-20”为代表的“20”时代;东风系列战略导弹惊艳全球,一时之间,“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圈粉无数。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让国人倍感振奋,让世人为之惊叹,科技兴军振羽高翔。 ——担当使命彰显中流砥柱。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和人民所需就是军队使命任务所系,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人民军队都始终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中流砥柱,始终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军队全面履行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职能,胜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自卫作战,打出了国威军威,为巩固人民政权、形成中国大国地位、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坚强保证。面对敌对势力竭力遏制中国、颠覆中国的种种图谋,人民军队始终冲锋在前、担当重任,可靠保障了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法履行香港、澳门防务职责。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破坏活动,有力震慑“台独”势力。 1992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400人维和工程兵大队,首开我军成建制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先河。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军队已累计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9万余人次,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出兵国。中国军队以维护和平的突出贡献,受到国际社会和维和国家人民的广泛赞誉。2008年起,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常态化护航行动,10多年来,派出100余艘(次)舰艇,为6600余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保护,有力维护了国际海上通道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