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形式主义、给基层减负 中国多省份整治文山会(3)
时间:2019-04-17 08:2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另外,多地关注基层干部的成长和发展。黑龙江省明确,要对基层干部和深入基层工作的干部在关怀和激励上给予倾斜,对优秀驻村扶贫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山东省提出,对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成效明显、督查检查考核评价优秀的市、县(市、区),在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省预算内投资、申报有关政策项目时予以倾斜。 许多网友关注,如何让这些好的举措从文件中走出来,真正为基层减负?湖南省委制定出台的20条措施,就在每一条之后明确了该项措施的责任分工和整改要求。例如,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让担当有为者有位、消极无为者失位,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项举措需由湖南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监委、省委财办、省人社厅来牵头,责任单位是各地各部门,要求在6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长期坚持。这样一来,每项实际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都有了清晰的整治措施、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不仅相关部门明确了自身责任,也便于后续的考核和监督。 新闻链接 部分省份措施亮点 合理确定文件密级。准确研判文件密级和印发范围,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应解密的及时解密,切实解决文件定密过多过高、不便学习贯彻等问题。 ——摘自河北省《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 倡导以暗访为主的真督实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不得以问责代替整改,坚决刹住“迎检文化”的蔓延苗头。 ——摘自江西省《关于力戒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的三十条措施》 省直单位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不得向基层强制推广关注和要求报送相关信息材料。 不得把安装政务APP、关注微信公众号等作为考核内容。 日常工作中,一律不得要求基层通过QQ、微信、专用APP等载体即时打卡晒成绩。 ——摘自浙江省《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若干意见》 实行“一线工作法”。省委常委和副省级以上领导同志,每年在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倡导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除分管工作外,每人牵头负责推动2-3个全局性重点项目或重大事项。省直部门(单位)要建立基层联系点,“点对点”联系乡村、社区、企业、工程项目等;凡有项目审批、资源管理、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职能的部门,每个月有1周左右时间深入基层一线,抓项目调度、政策落地、下沉服务。 ——摘自山东省《关于“担当作为、狠抓落实”重点任务的实施方案》 倡导“短实新”文风,省委、省政府部署重要工作的文件不超过5000字,安排具体任务的文件不超过3500字。各市和省级部门单位向省委、省政府的综合报告在5000字以内,专项报告在3000字以内,情况复杂、确有必要详细报告的可通过附件反映有关内容。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除省党代会、省委全会、省“两会”等会议外,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全省性会议讲话一般不超过70分钟;专题会、座谈会等其他会议领导讲话一般不超过30分钟,已印发书面材料的,发言时不照本宣科、时间一般不超过8分钟。省内会议、活动对领导同志称呼时不加“尊敬的”、讲话不称“重要讲话”,一般工作会议发言时不鞠躬致意。 ——摘自陕西省《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十条措施》 树立正确政绩观。对脱离实际的大广场、宽马路等“形象工程”一律不予审批;对“造盆景”、假经验、假典型的一律零容忍;对请示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巡视巡察整改、统计数据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一律从严处理。 ——摘自湖南省《湖南省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条措施》 把抓落实与目标考核奖励挂钩,全省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奖励事项清单,对完成得好、成绩优异的给予奖励,并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 ——摘自青海省《关于促进政策落实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十条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