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形式主义、给基层减负 中国多省份整治文山会(2)
时间:2019-04-17 08:2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此次《通知》提出,要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并明确强化结果导向,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事实上,去年10月,中办即发布《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对于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形式主义问题,多地亮出实招。 针对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的问题,许多省份采取严控措施,对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督查检查考核的总量和频次做出限制。同时,多地提出要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督查检查考核的效率。例如,河北省明确,推进督查检查考核信息化系统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对审计、统计、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工作成果,实现数据互通、成果共享。河南省人社厅在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时也提出,要创新督导检查考核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减少多头、交叉、重复的督导检查,提高督导检查考核的质量和效率。 针对督查检查考核过度留痕的问题,多地都规定,不得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湖南省明确要求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中简单以开会发文、填表报数、台账记录、成立专班、微信关注、网络注册、在线测评等作为评价工作依据的做法进行清理。 一段时间以来,QQ群、微信群、政务APP、公众号等现代办公工具沦为形式主义的“秀场”。尤其是微信工作群、政务APP数量多且交叉重叠,这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更有人抱怨“政务APP安装太多,手机都卡顿了”。此次整治也力求为基层干部“指尖上的负担”松绑。 浙江省出台的文件就专门关注了严控政务APP(公众号)这一项,明确规定省直单位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日常工作中,一律不得要求基层通过QQ、微信、专用APP等载体即时打卡晒成绩。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对工作群进行了精简和整合,各单位平均解散工作群80%以上,全区51家单位共解散政令传达类工作群630个。伍家岗区政府办工作人员表示,感觉手机都轻了,这样才能轻装上阵投入工作。 对于避免调查研究虚而不实、把基层干部从迎评迎检工作中解放出来,各地也有关注。黑龙江省提出坚决反对“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杜绝“走秀”、“作秀”现象,不准打造“经典调研线路”、包装“专业调研点(户)”。青海省同样提出,不得设计所谓“精品调研线路”,不得安排有关人员当“群众演员”,不得要求干部群众统一口径“背台词”。湖南省还提出,要多到问题集中、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解民困、纾民忧。 此外,针对有的地方和部门搞“责任甩锅”,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通知》要求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这在各地的文件中也均有体现,不能变相向地方和基层推卸责任。 依纪依法精准问责,完善谈话函询制度,落实好体检、休假等制度,关怀激励要向基层工作的干部、落实有效的地区倾斜 给基层减负,既要大刀阔斧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把基层从繁琐的、不必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又要狠抓工作落实,促进各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这就需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 首先是依纪依法精准问责。陕西省提出,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对受到诽谤诬告的、严重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及时作出结论,并通过适当方式澄清正名。正确对待被问责的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有关条件的,该使用的要使用。江西省也明确,对仅列举出违纪、职务违法犯罪行为名称、无实质内容的检举控告,不予受理,做到严肃、规范、精准、慎重问责,坚决防止“一有错就问责、一问责就动纪”的倾向。 对于激励关怀机制,多地提出要完善谈话函询制度,健全激励保障制度。例如,河北省提出,改进谈话和函询工作方法,做到一人一策、一案一策,把握谈话函询时机,严格控制知悉范围,确保谈话函询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陕西省提出,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提高来自基层一线干部在评先奖优中的名额比例,同时保障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依法享受休息休假权益,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休假制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