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木里火灾专案组长:徒步三天查近万棵树才确
时间:2019-04-06 11:3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专访木里火灾专案组长:徒步三天查近万棵树,才确定起火元凶 引发“3.30木里县火灾”,导致31名扑火人员不幸遇难的“元凶”找到了。 4月4日,澎湃新闻()从此次火灾前线指挥部了解到,经过连续多日对火灾原因的调查,雷击点已经找到,位于“爆燃”地点下方不远处。 4月5日晚,凉山州森林公安局局长、木里3.30火灾专案组组长李光俊接受澎湃新闻专访,详细回顾了对此次森林火灾的调查经过。 李光俊介绍,通过森林公安“六人组”四天三夜的工作,对着火区成千上万棵树拉网式排查,已确认雷击点为一颗高约18米、胸径250多厘米的云南松。这颗树的树枝被雷“打飞了”,树干也被击出一个裂口,电流传导到树下的腐殖层,引发火灾。 为寻找到雷击点,森林公安前后有四位民警受伤。 被雷击中的树干出现裂缝 澎湃新闻:森林公安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雷击点的? 李光俊:主要是根据目击证人提供线索,他们拍摄的有照片,根据他们记忆的位置,确定大致区域,再派出民警,拉网式的在现场排查,逐棵树木,逐寸土地的排查,就像大海捞针,最终还是将被雷击的树找到了。 澎湃新闻:你们安排了多少民警参与排查?排查了多大面积、多长时间、多少树木,才确定雷击点? 李光俊:我们安排了5位民警和1位教导员,从4月1日进山,到4月3日才找到雷击点,在山上待了四天三夜。原始森林树木太多了,具体面积和数量没有统计,民警需要每棵树都仔细查看,排查成千上万棵树应该是有的。 澎湃新闻:既然4月3日已经给确定了雷击点,为什么4月4日,我们才获知相关消息呢? 李光俊:路程太远了,民警又累,在山上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走下来,才告诉我们已经找到了。原始森林里没有手机信号,我们又没有通讯台,不能立马告诉专案组,交通和通讯太不方便了。 澎湃新闻:只能人工排查吗?有没有可能采取更高效的办法? 李光俊:你不知道我们这里是原始森林,海拔落差大,高山峡谷,杳无人烟,事发地山路又特别陡峭,那是猴子走的道路,但是我们需要民警去走,只能靠人工排查,没有科学技术能帮你,没有飞机帮你。 澎湃新闻:目前确定雷击点的树木大概有多高,可否大致描述一下现场情况? 李光俊:这是一颗云南松,民警目测约18米高,胸径250多公分(厘米),树龄大约有80年。这棵树有明显被雷击的痕迹,雷把树枝都打飞了,将树干打开了一个裂口,好像地震似的,电流从树顶直接传导到树根。 澎湃新闻:雷击会有这么强大的力量? 李光俊:当然有,我们办理了很多雷击火案件,有些特别强的雷击,甚至可以将树从中间劈成两半。 澎湃新闻:被雷击中后,又是如何引发山火的? 李光俊:这种原始森林里,树下都是腐殖层,就是几百上千年累积的树枝和落叶,形成可燃气体,一点就燃的。我们初步分析,雅砻江属于干热河谷地区,最低的海拔几百米,最高四五千米,低海拔的地方温度可以达到三十多度,而上面可能才十多度,气温高差形成空气对流,容易产生雷电。现在凉山属于防火季,只有干雷不下雨,当雷打在树上就形成电流,传导到下面的腐殖层,遇到可燃气体,很容易就起火了。 前后四位民警受伤 澎湃新闻:我们记得,在此次火灾发生后不久,官方就初步认定为雷击火,既然当时已经认定,为什么后来还要进一步调查? 李光俊:我们最早是3月30日下午5点31分接到报警的,民警马上就开始处置,通过对目击证人的调查,31日上午9点半就确认是雷击火。主要是基于几个原因,首先是对目击证人的询问,以及他们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其次,事发后村民有微信朋友圈发了,说这里发生森林火灾,是雷击引起,通过技术侦查已经确认,村民没有必要撒谎;第三,村民们向村镇报告是雷击火,村镇也证实了。森林公安根据过往调查的经验,初步认定为雷击火。 澎湃新闻:确认雷击火之后,你们又做了哪些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陪爸爸过年
- 下一篇:三四千变上万元 打八宝山旗号 殡葬公司赚成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