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爸爸过年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陪爸爸过年

  我极力想搞清爸爸到底有无意识

  他还认识自己的亲人吗?

  他知道昨天大年三十全家都来看他了吗?

  

陪爸爸过年

  89岁的爸爸妈妈大年三十在医院里合影

  陪爸爸过年

  夏春平 /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本文首发于总第894期《中国新闻周刊》

  那双眼睛,是那张干瘪清瘦爬满斑痣的脸上能显出生命迹象的地方,一天24个小时它们大多都闭着,偶尔睁开一条缝。

  眨动一下眼睛对他来说是件吃力的事,也是他一天唯一可以比较自如的“动作”。一根细细的透明吸氧管和留置胃管(鼻饲)分别插进他的左右鼻孔,以维持他正常的呼吸和营养。

  他就是我89岁的爸爸。

  今年春节我回湖北老家待了5天,每天都抽时间到医院病房陪伴一下爸爸。运气好时能看到他睁眼醒着,但大多时候只能静坐在病床边看着爸爸闭眼熟睡。

  长年护理爸爸的护工刘师傅告诉我,爸爸一天醒来的时间极少,每次进食时有些知觉,偶尔睁开眼睛。

  我每月从北京回武汉匆匆探望爸爸时,已明显地感到他近一年来的身体状况在一天天衰弱。患老年痴呆症多年并已经失聪失语的爸爸躺在病床上已经5年多,身体器官功能每况愈下:从开始能喂正常饭菜,到喂绵软的面条,再到喂机器搅拌的糊糊状的饭菜,到现在已不能正常进食,只得靠从鼻孔里插一根留置胃管进食。全家人都盼着爸爸的病情会有奇迹出现,妈妈也曾经在寺庙里为他烧过无数支香祈祷,但终究也不灵。

  今年大年三十,在妈妈的招呼下,我们兄妹四人“拖家带口”照例一大早从郊区或市区赶到武汉脑科医院老年病房和爸爸团聚。那天上午,有七张床位的病房异常热闹,病人亲属把本来还算宽敞的病房挤得满满当当的,持续的嘈杂声也把爸爸从睡梦中惊醒。爸爸虽然睁着眼睛,但目光呆滞面无表情。无论小重孙们怎么逗他吻他或是妈妈在他耳边私语,爸爸始终没有任何反应,从他脸上和眼神里看不到一丝欣喜。我也无从判断爸爸是否知道今天是大年三十。平时家里亲人也经常来医院看望,但祖孙四代十好几口人到医院病床前的聚会,每年也只有大年三十这一天。

  妈妈坚持要像往年一样让儿女们和爸爸一起照张“全家福”。“再难也要把你们的爸爸从病床上扶起,趁爸爸还在……”妈妈说。

  让爸爸下床对他来说是一件颇受“折磨”的事,要有专业护理人员操作才行。爸爸曾经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如今生命羸弱如一根风雨飘摇的稻草任由“摆布”。护工刘师傅熟练地为虚弱僵硬得不能动弹的爸爸穿上过年的新衣,再把爸爸从床上抱起放上轮椅。妈妈特地拿出一条喜庆的大红围巾围在爸爸的脖子上,两个重孙一起推着轮椅,在全家人前呼后拥下护着爸爸从病房来到医院走廊尽头一块宽敞的公共活动空间。爸爸乖乖地坐躺在轮椅上作为特别的“道具”,也是“全家福”的主角。他虽然耷拉着头,目无表情,但我们知道他今天已经特别“尽力”了,几乎调动了自己体内所有的能量和精气神来配合这张难得的“全家福”照片的诞生。在儿女眼中,爸爸今天是最强壮最精神的,他那双睁开一条缝的眼睛透着慈爱,显得明亮而有神。

  当我们把爸爸推回病房,“卸妆”脱下外衣抱上病床盖上被子时,显得筋疲力尽的爸爸慢慢地合眼睡去。

  农历正月初一下午5点,病房里显得格外安静,看望病人的子女亲属都陆续离去。我静静地坐在爸爸的病床前,享受孤独发呆的感觉。我仔细端详着左右鼻孔里插着输氧管和留置胃管安睡的爸爸。我用手抚摸爸爸的额头,暖暖的;耳朵轻轻贴近爸爸的鼻孔,能感觉到他微弱呼吸……床头柜上的一碗搅拌过的流食还冒着热气,这是爸爸的晚餐,待会儿护工将用注射器推进他的食管。

  当爸爸自然醒来睁眼时,我低头弯腰对着他耳语一番。爸爸的眼神仍是机械呆滞的,眼珠也不转动,仍如昨天一样没有反应。

  我问常年护理爸爸的护工刘师傅:“我爸爸能认出我吗?”护工刘师傅说,他不会说话,平时也没有表情,也不会点头摇头。

陪爸爸过年

  耳朵贴近爸爸的鼻孔,能感觉到他微弱的呼吸

  我极力想搞清爸爸到底有无意识,他还认识自己的亲人吗?他知道昨天大年三十全家都来看他了吗?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