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重建两年来,国防大学如何培养“打仗人才”(2)
时间:2019-07-25 06:1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参加此次毕业联合考核的两个班次,分别为联合作战指挥培训班和领导管理与指挥培训班。考试内容为岗位任职能力板块,历时一周,故称“考试周”,也被学员称为国防大学最严考试。 毕业考试突出学员政治能力、战略能力、指挥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综合考核,通过毕业方案设计、现场答辩、随机抽考,检验学员学习成果转化为备战打仗的能力素质。 “大家把考试当成一场战争来打。”回想起毕业大考,尽管过去半年了,曾在指挥员班学习的一位学员依然记忆犹新,“国防大学一切教学活动,都是瞄准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可能的作战对手,在贴近实战中锤炼我们指挥员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 该校以联合作战人才专业化培养为突破口,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全面重塑。国家安全学院国际战略教研室主任马刚,参与了课程体系改革这场攻坚战。他建议:新课程体系要突出用习近平强军思想锻造指挥员战略思维,让习近平强军思想透进时代课堂。 今年年初,他们在战略指挥培训班开设了“经典理论导读”课程,共设置11堂理论大课,既讲马列经典,又讲军事经典,引导学员用经典滋养战略思维。随着《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实践论〉〈矛盾论〉导读》《论持久战》等一堂堂精彩大课的展开,学员们掀起了研读原著、学悟原著的热潮。 战略指挥培训班一名学员讲,“专门安排学习经典,对高中级干部十分重要。只有研读原著才能获得真知、取到真经,从经典著作的ABC,上升到能力信仰的DNA”。在最新一次战略班课程评价中,学员评价优秀率在90%以上。 该校教育训练部领导介绍,这是大学创新教学模式,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锻造指挥员战略思维的具体举措。通过自学、讲授、研讨、练习、考核一体融合,对接一线部队,直面未来战场,教练学员指挥打仗的方法要领。 联合作战学院联合指挥系首任主任王勇男,是国防大学第1期师资班毕业留校的教员。针对新时代指挥员“五个不会”“两个不够”依然突出的问题,他和他的团队以冲锋的姿态,像组织战役一样,打了两场教学改革的硬仗,先后构建了联合作战指挥课程体系1.0版和1.1版。大学教学督导组专家和学员一致评价:这是一套符合打仗要求、全流程全要素的联合作战人才培养专业化课程体系。 “联合战役军团指挥员战时主要指挥工作”课程教学结束后,陆军合成某旅一名旅长说:“这个版块‘研’和‘练’的比重高达70%,57个教学日,安排了12个专题、27项作业内容、4种作业身份、37项作业成果,强度之大、转换之快,难度之高、要求之严,超出我们的预料。” 而指导教官制和小班化教学,是创新教学模式打出的“组合拳”。不久前,他们组织30余名高中级学员,赴部队开展现地教学。与以往不同,此次现地教学队伍多了郭武君、舒健等5名指导教官的身影。 指导教官提前介入现地教学,给学员部署考察重点和研究题目点,让大家带着问题走出校门。一周时间里,指导教官跟随考察调研部队建设和练兵备战情况,并把考察调研情况第一时间融入教学。 对此,指导教官组组长郭武君教授深有感触,“在向学员提供智力服务过程中,教官也受益匪浅,实践经历得到拓展,活力、动力、创造力得到发挥。”“指导教官制”教学模式推广以来,各课程板块教学内容持续动态更新,学员学习精准度和课程评价满意度显著提升。 创新教学模式的背后,是他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藩篱,全力推进教学转型的生动写照。新国防大学组建伊始,该校党委常委分别带队深入北京、上海、石家庄、南京、西安等地所属学院的教学科研一线进行调研,出台着眼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全力推进教学科研管理创新意见,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一核心要求,以教学科研管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主要工作的创新为突破口,带动学校全面建设发展水平整体跃升,为培养专业化联合作战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两年来,他们聚焦备战打仗加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一张张“路线图”,正在变成一份份“成绩单”。 学校构建全新课程体系,新增与联合作战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重构战略班、联合作战指挥班、领导管理与指挥班等重要班次新型课程体系,学员平均满意度达9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