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全文)(11)
时间:2019-07-24 13:2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中国按照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稳妥处理同美国的军事关系,努力使两军关系成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器,为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作出贡献。2014年两国国防部签署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两个谅解备忘录,2015年双方就新增“军事危机通报”“空中相遇”附件达成共识,2017年两国建立外交安全对话、联合参谋部对话机制,积极加强战略沟通、管控风险分歧。双方在防务部门、陆军、海军、空军等层面开展机制性交流,在人道主义救援减灾、反海盗、院校交流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售台武器、制裁中国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及该部负责人、擅闯中国领海及有关岛礁邻近海空域、实施大范围高强度抵近侦察等错误做法和挑衅行为。在中美关系中,两军关系保持了总体稳定。 中国着眼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深化同周边国家军事伙伴关系。同周边国家军队高层保持密切交往,每年军种司令以上级别团组往来达40余批次,基本实现周边高层交往全覆盖,战略互信不断加强。同17个周边国家建立防务安全磋商和工作会晤机制,沟通渠道保持畅通。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常态组织反恐、维和、救援和军兵种技战术等系列联合演习和训练,广泛开展边防海防、院校智库、教育训练、医学医疗、装备技术等交流,务实合作不断深入,同东盟防务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同周边国家军事关系总体稳定。 中国积极发展同欧洲国家军事关系,各领域交流合作保持积极发展势头。着眼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国同欧盟举行安全政策对话、反海盗联合演练、人员培训等。2016年,中国同英国举行联合撤侨室内推演,同德国举行卫勤实兵联合演习。2018年,中国同欧盟举行第三届中欧高级别安全政策研讨班。 中国加强同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南太平洋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军事交往,开展人员培训和中青年军官交流,帮助有关国家加强军队建设、提高防御能力。2018年,在北京举办中非防务安全论坛、中拉高级防务论坛、中加(勒比)南(太平洋)高级防务研讨班。 中国军队坚持互信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军队开展务实交流合作。2012年以来,中国同30多个国家举行百余次联合演习与训练,演练内容从非传统安全领域发展到传统安全领域,演练地域从中国周边延伸至远海,参演力量从以陆军为主拓展至陆海空多军兵种。中国军队积极组织人才培养交流合作,2012年以来,向50多个国家派出军事留学生1700余名,20余所军队院校分别同40多个国家的院校建立和保持了校际交流关系,共接纳13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军事人员到中国军队院校学习。 完善军事新闻发布机制,全面客观向国内外介绍说明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情况。2011年4月,建立国防部月度例行记者会制度,定期发布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信息。2012年以来,围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裁减军队员额等重大事项,召开多场专题新闻发布会。组织近百家中外媒体多次赴部队、军事院校参观采访。2015年5月,“国防部发布”官方微博微信正式开通,关注人数已达600余万。 推动构建地区安全合作架构 2001年6月,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形成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推动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2017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首次扩员,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2018年4月,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首次国防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持续加强防务安全领域交流合作,举行“和平使命”系列演习,举办“和平号角”军乐节,深化睦邻友好和战略互信,加强军事文化交流,增进成员国团结友谊。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军队现役总员额减至200万
- 下一篇:最高法:猥亵儿童犯罪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