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3)
时间:2019-07-20 03:1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朱枞鹏表示,作为我国首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可谓空间站的雏形,也是空间站建成之前最后一次实战演练。“天宫二号”承载了推动中国步入“空间站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基础。“天宫二号”之后,我国全面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 采取了“两步走”的飞控实施策略 新京报:“天宫二号”主动离轨有什么难度? 朱枞鹏:此次受控离轨,就是要让“天宫二号”在指定时刻落在指定区域,确保地面安全。要做到这一点,不是简单发出一个离轨指令就高枕无忧了。 为了确保落得准,五院“天宫二号”飞控团队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开展了很多轮模拟仿真,制定了翔实的飞控实施方案。在飞控过程中,团队要时时监控并快速调整航天器的离轨速度、角度,确保航天器以最佳的“入水”姿势进入大气层。 这一过程必须非常严谨,因为航天器在陨落过程中会发生解体,形成数量众多、姿态不可控制的碎片,以“天女散花”的方式从天而降,落区影响的区域可达上千公里。为此“天宫二号”飞控团队制定了多种应急处置预案,随时准备“救场”。 新京报:这是我国航天器继天舟一号后的第二次受控离轨,是否采用了同样的方案? 朱枞鹏:这次采用的是新方案。与天舟一号采取的“一步”飞控实施的策略不同,“天宫二号”采取了“两步走”的飞控实施策略。 第一步,先将“天宫二号”轨道降低到近地点200公里的椭圆轨道;第二步,再将轨道降至近地点70公里的椭圆轨道,进入大气层。我们这次没有沿用以往成熟技术,另辟蹊径,是为了更充分、全面地搜集航天器主动离轨的各类数据,更好地掌握轨道特性。 “天宫二号”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新京报:“天宫二号”上承“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下启“天宫号”空间站,发挥了怎样的特殊作用? 朱枞鹏:“天宫二号”承载了推动中国步入“空间站时代”的历史使命。“天宫二号”飞行任务期间,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进行了多次交会对接,开展了一系列空间实验,充分验证了航天员中期驻留太空的能力和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 这是“天宫二号”最重要的任务,这些技术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京报:除了主要任务,“天宫二号”还执行了哪些其他任务? 朱枞鹏:“天宫二号”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五院研制团队模拟空间站运行状态,对“天宫二号”压气机等关键设备进行了高频次在轨操作,并进行主动降轨控制等一系列拓展实验,这些实验对于支持空间站建设也有重大意义。 另外,“天宫二号”还搭载了14项约600公斤重的应用载荷,包括空间冷原子钟、宽波段成像仪、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设备等,涉及空间基础物理学、地球科学观测、空间科学实验等多个领域。 采写/新京报记者 倪伟 通讯员 郭兆炜 保石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像反贪腐一样反统计造假应成常态
- 下一篇:让政府花钱晒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