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重构人才生态链成新课题(2)
时间:2019-07-14 09:2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新职业的发展,人才是根本。”中国人才研究会原副会长、河海大学教授赵永乐指出,“当前,应该注重培养新职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激励措施,形成主要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流动的机制,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满足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2.从业者的自发培训需求十分旺盛 日前,广东省中山市东区中学校长谢柏芳成为中山市拿到高级数字化管理师证书第一人。目前,在全国获得高级数字化管理师认证的人不超过百人。 什么是数字化管理师?根据人社部的定义,数字化管理师是指使用数字化智能移动办公平台,进行企业或组织的人员架构搭建、运营流程维护、工作流协同、大数据决策分析、上下游在线化连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在线化、数字化的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目前分为三个等级,即数字化管理专员、数字化管理师、高级数字化管理师。 一位中学校长为什么要去做“高级数字化管理师”?谢柏芳表示,自己平时对新技术比较关注,数字化管理不仅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校管理同样重要。未来的学校必然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这需要懂得数字化的管理者来推动。 此次发布的《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显示:超六成新职业从业者认为,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手艺是从业者最重要的特质;近三成新职业从业者都曾自费参加过职业培训,希望能提升手艺和技能。而且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新职业从业者在职业培训上的花费也随之增多,其中71.2%的新职业从业者都参加过职业培训。 2011年,作为我国高校物联网专业第一批入学新生,李青娟开始了一场长达8年的物联网学习与研究的经历。在无线传感网、大数据、云计算、单片机等丰富多彩的物联网技术和产品领域中,李青娟参与了每一项知识理论的研究和技能的实践,一步一步完成各项工作,并在国内外各类物联网期刊上发布了自己的技术成果。作为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亲历者,她认为物联网的技术员,都应该高度重视学习,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准,才能跟上物联网行业日新月异的脚步,建设和维护好物联网产品体系。 2018年6月,在网上留意到有关“数字化管理师”认证的信息,谢柏芳报名参加了“数字化管理专员”的测试,因为学校于2017年9月开始使用钉钉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开启了谢柏芳对数字化的好奇心。经过自己的琢磨和学习,谢柏芳陆续通过了“数字化管理专员”“数字化管理师”的认证。最具挑战性的是“高级数字化管理师”认证,需要申请人提交一份个人运用数字化提质增效的真实案例,并前往钉钉总部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完成一份运用数字化赋能解决学校(企业)实际问题的愿景规划和实施方案,并进行答辩。 “相比于产业的发展速度,各新职业领域的人才缺口巨大,人才培养仍是杯水车薪。”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苗月霞认为,新职业的产生势必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相适应,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实现人才培养培训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 3.人才培养培训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 新职业人才是保证新职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全力完善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推进新职业从业人员的人才队伍建设,尽快让相关产业从人才短缺‘阵痛’中突围。”苗月霞说。 《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显示,67%的新职业者认为“政府应该鼓励、支持新的就业形态”,具体来看,可以通过降低经营许可办证难度、普及职业教育、加快新职业认证等措施促进新职业发展。报告也建议,政府部门应出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升新职业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为新职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目前,很多企业平台已推出了职业培训项目。比如,美团点评面向580万商户免费开设了袋鼠学院、餐饮学院、美酒学院、丽人美业学院等多种类职业培训服务。谢柏芳参加的高级数字化管理师培训与认证,就是阿里巴巴公司提供的服务。 在提高现代化治理水平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行动。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和组织实施体系;围绕就业创业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面加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着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培训;强化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二是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职业技能培训质量评估监管机制、技能提升多渠道激励机制。三是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能力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资源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建设。 面对职业更新提速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挑战,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的教育领域,如何做好新职业的人才培养与输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航运业如何加速前行 破解产能运力过剩难题
- 下一篇:百名红军用生命捍卫人民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