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欧洲是机遇还是挑战?新任驻德(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一带一路”对欧洲是机遇还是挑战?新任驻德(2)

  两周前,习近平主席同默克尔总理在巴黎举行会晤,就中德、中欧合作达成不少新的重要共识。两国已建立包括政府磋商在内的70多对双边交流机制。双方还就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沟通协调,共同倡导国际合作,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德国连续43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中德之间人员往来每年超过200万人次。这些都充分说明双方互利合作达到了很高水平。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对所有中国和德国的同事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你们多年来为中德关系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和贡献!

  

“一带一路”对欧洲是机遇还是挑战?新任驻德

  

“一带一路”对欧洲是机遇还是挑战?新任驻德

  附:致辞全文

  吴恳大使在到任招待会上的讲话

  2019年4月12日,柏林

  各位使节,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感谢大家出席我的到任招待会。自1972年中德正式建交以来,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任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对此我深感荣幸。两周前,在向施泰因迈尔总统递交国书时,总统先生特意祝贺我重返故地并“重操旧业”。我很高兴再次使用熟悉的德语同大家交流,总统的祝贺也将我的思绪拉到了30多年前。

  故地重返,首先我为能以大使身份同德国再续不解之缘感到由衷高兴。早在1987年,我即赴法兰克福大学求学。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我外交生涯初期,我先后在中国驻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使馆工作,也亲历了两德统一这一对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形势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尽管工作岗位不同,我始终关注德国和中德关系发展。如果说早期在德岁月见证了我的成长成熟,那之后30多年的时光历练则加深了我对德国的美好情谊,坚定了我对推进中德交流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故地重返,我为往日情谊的历久弥新而倍感亲切。我特别期待今天能同德国的新老朋友们畅叙友谊,共谋发展。我在武汉大学时期的德语老师杨森(J rnJansen)老先生也应邀来到招待会现场。杨森老师是我德语学习的“领路人”,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德国人。他不仅为我打开了了解德国的一扇窗,更教会我要以客观、尊重和包容的视角看待其他国家和民族。这一看似简单却鞭辟入里的立身处世之道,深刻影响着我的外交生涯,并随着我工作时间越长,去的国家越多,越来越鲜明。

  故地重返,我也有源于今昔对比而发自内心的良多感触。我清楚记得,1990年初到柏林时,结束东西分裂、谋求民族统一是当时德国民众的首要关切;中国则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十分有限。时至今日,世界、亚洲和欧洲尤其是中国和德国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东西柏林早已合二为一,德国不仅完成了国家统一,新老联邦州还实现了融合发展;中国则依靠40年改革开放之路成功使7亿人脱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舞台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德关系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两周前,习近平主席同默克尔总理在巴黎举行会晤,就中德、中欧合作达成不少新的重要共识。两国已建立包括政府磋商在内的70多对双边交流机制。双方还就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沟通协调,共同倡导国际合作,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德国连续43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中德之间人员往来每年超过200万人次。这些都充分说明双方互利合作达到了很高水平。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对所有中国和德国的同事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你们多年来为中德关系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和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如果说当年我初到柏林,中德各自发展前景还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那么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这种不稳定、不确定性更多体现在今天的国际格局层面,特别是多边主义、自由贸易等既有共识受到冲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上升。越是在这种变局、乱局下,作为全方位战略伙伴,我们越应保持战略定力,维护中德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与乱。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