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高空坠物悲剧,如何构建法律防护网(3)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避免高空坠物悲剧,如何构建法律防护网(3)

  在锁定肇事者后,还要结合当时抛物者是故意为之,还是过失造成的,抑或意外事件,进而确定其是否涉嫌犯罪。从最近发生的几起高空抛物案件来看,抛物者多是年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那么无论其是过失还是故意,都无法追究刑责,只能由家长承担监护责任,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如果现场没有监控,又缺乏目击证人,通过走访排查又无法确定到具体个人时,根据疑罪从无原则,警方也不能介入过多,只能建议受害人家属提起民事诉讼。

  市民:

  可加强技术监控防范手段

  □ 赵 鑫

  我居住的小区之前偶尔出现过高层住户向下抛垃圾的现象,引发了大家的不满,后在物业介入下有所好转。在我看来,一些住户之所以敢于高空抛物,除了其本身文化素质偏低外,还在于高空抛物一般都较为隐蔽,且行为持续时间短,造成恶性后果很难直接追查到其本人。因此高空抛坠物治理的关键在于如何精准锁定肇事位置,找出肇事者。

  据媒体报道,杭州一小区统一出资、提前规划,安装了47个仰拍摄像头,可将整栋楼的窗户和阳台纳入拍摄范围,该小区也从未发生过高空抛物现象。暂不论这些摄像头的安置是否有侵犯居民隐私之虞,单就防范高空抛物而言,这是一个有益尝试,有助于精准锁定肇事位置,避免了高空抛物案发后业主间相互推诿和扯皮。这样也能对一些行为失范的业主进行震慑,督促所有业主管教约束家中孩童、时常检查窗户是否松动老化、露天阳台是否放置有容易掉落的花盆等。

  律师:

  锁定肇事者是一大难题

  □ 李长志

  2016年10月4日,卜女士驾驶电动自行车路过一人行道时,被从高空坠落的红砖砸中头部,当场死亡。由于找不到肇事者,我受卜女士家属委托,将案发地居民楼96户业主(除一楼外)告上法庭。2017年12月法院依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作出判决,排除15户不承担责任,其余81户被告和物业共承担补偿50多万元。此后有业主对该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又排除了两户业主不承担补偿责任,其他79户业主和物业均需担责。目前二审判决早已生效,但仍有部分业主没有履行补偿责任。

  最近多地又屡屡出现高空坠抛物案件,且造成了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我认为,在高空坠抛物的法律规制方面,在侵权责任法明确了民事赔(补)偿责任的基础上,能否进一步明确,在高空坠抛物事件发生后,首先由公安机关介入查明是否构成刑事案件,然后再来谈民事赔偿或补偿责任。如果在立法上明确了这一导向,那么不仅有助于锁定高空抛物的肇事者,而且也能让普通业主认识到,高空抛物可能涉嫌犯罪,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让其他无辜者为自己的不法行为埋单。

  相关链接

  7月2日,贵阳一女子被从高楼抛出的灭火器砸中头部不幸去世。经警方调查,这起事件系一10岁男童所为。

  6月13日,深圳福田一名5岁男童被高楼掉落的玻璃窗砸中,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警方通过调查,初步判定为该高楼住户在手推窗户时发生了意外,导致窗户掉落。

  (本版文字采访整理:本报记者马树娟)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