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高空坠物悲剧,如何构建法律防护网(2)
时间:2019-07-10 11:35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现实中高空坠(抛)物情形非常复杂,当事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深圳男童死亡事件,就是一起由窗户老化掉落导致的意外事件,跟业主和租户的主观恶意并无关联,就很难追究业主或租户的刑事责任,只能依据侵权责任法进行民事赔偿。 至于能否将高空坠(抛)物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制范畴,也需要多方考量。首先,高空抛物的具体地点,是否属于人流密集的人群聚集场所或者属于明显的公共场合;其次,抛物所在楼高层数、所抛物的性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致害性影响因素。至于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也需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只有符合特定罪名的构成要件,才能追究当事人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找不到具体的肇事者,即所收集证据得出的结论不具有唯一性,那么只能按照疑罪从无原则处理。 为了有效避免高空坠(抛)物事件,给予受害者救济,从执法层面讲,警方应该更积极作为,尤其是出现被害人伤亡的情形,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及时开展立案侦查工作,全面收集固定相关证据,将其作为涉嫌刑事犯罪处理。从完善法律的角度讲,一方面,最高司法机关可以适时出台有关高空抛物行为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就常见情形如何承担责任,作出细致规定,这样可以避免高空抛物行为定性模糊;另一方面,可以发布典型指导案例,为司法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提供参考。(作者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物业专家: 物业应尽到管理之责 □ 陈德豪 物业公司是否对高空坠(抛)物事故担责,需视情况而定。若物业公司负责小区物业管理,通常共有共用部位的监管属于物业公司职责。对于外立面的坠物(住户阳台摆放物、窗户及悬挂物,外墙贴面材料等)风险,物业公司负有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采取必要防范措施以及风险发生时及时救助、报告、处理等义务。物业公司不能及时发现正常工作条件下可以发现的风险、或者发现风险后没有及时提醒提示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临时封闭通行道路、维修危险部位等,那么一旦发生风险事件,不管第一责任人是谁,都有可能承担连带责任或补充责任。 为了防范此类风险事件发生,物业公司平时要加强宣传,引导住户遵守公德,养成良好习惯;加强值守人员责任心和专业监控、鉴别风险源方法培训教育;一旦发现风险源,及时采取必要的消除风险措施。(作者系广州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 建筑专家: 标准已较完备 执法仍需加强 □ 郭景 为避免高空坠物事件发生,此前我国已就高层建筑的门窗安装安全等事项颁布了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现行行业标准《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等。可以说有关建筑安全设计相关的标准已经比较细致和完善了。 实践中发生外窗坠落等事件,主要因素可能是甲方为了低价中标,购买的门窗质量不达标、或是施工安装不规范、验收环节出现纰漏,物业管理维护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所致。而针对这些环节存在的问题,现行法律法规的处罚力度还是太低,没有形成威慑力。 目前,住建部组织有关单位起草了38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强制性工程规范,正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包括《住宅项目规范》《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等,这些工程规范均为国家强制性的,有助于从技术法规的角度防范高空坠物的发生。但要避免类似外窗坠落等高空坠物事件的发生,还要加强对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管理等每一个环节的监管,并提高对管理环节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作者系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警察: 出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 刘 楠 一般情况下,只有高空坠抛物造成了人员伤亡,才会有人报警。接到警情后,民警主要根据现场情况大致锁定坠(抛)物的方位,并结合监控视频和现场目击证人陈述,进行初步排查。一般来说,建筑物外窗坠落这类情形较为容易排查。如果是高空抛物,现场又没有监控的话,则排查难度较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