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井冈山和延安脱贫启示录(3)
时间:2019-07-04 12:1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在杨家岭、南泥湾、枣园,被‘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情怀打动;在赵家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感悟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38岁的西安市鄠邑区委组织部部长闻其伟语气铿锵。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红色圣地,是一代代人的“精神补给站”。 近3年来,井冈山红色培训班次、培训学员人数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幅。在延安,每年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党员干部达30万人次,其中青年干部超过半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陈胜华说,“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根,也是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的力量之源。 “青年人来延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想要从延安精神中寻找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精神力量。”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教授杨晓红说。 伟大精神的感召,已化作老区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劲动力。从井冈山的浓密竹林,到延安的山山峁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座座美丽的幸福家园正在崛起。 沿着新拓宽的柏油路再次来到神山村,修葺一新的客家小楼鳞次栉比,村前村后种满了黄桃茶叶,村内活跃着许多游客的身影。根据规划,神山村将与八角楼、黄洋界等红色景区景点串联起来,一起融入井冈山的全域旅游新版图。 “红色最红、绿色最绿、脱贫最好。”行走在井冈山,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红墟坊、沃土胜境、田园上寨、柏露坳下等一个个4A级乡村旅游点引人入胜。 “当年,乡亲们拼了命栽下这林海。咱老区人,说啥也不能垮了这口气!”在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延安吴起,20年前带领村民上山种树的南沟村老支书闫志雄站在山顶眺望,曾经的满目荒凉已成一片碧绿。 山上,不远处的苹果园今年就能挂果;山下,新开业的3A级景区里游人如织;山间,林下经济方兴未艾。去年,村集体经济超过200万元,3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落。 “革命摇篮和革命圣地,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也是人民的美丽幸福新家园。”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安振华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向世界展示更多的伟大实践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罗春生:英勇善战 为国捐躯
- 下一篇:工信部:珙县5.6级地震未对当地通信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