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牧场上一守就是26年,这位哈萨克族党员究竟为了什么?(3)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高山牧场上一守就是26年,这位哈萨克族党员究竟为了什么?(3)

  努尔江捐助的10人是多民族的“小集体”,有哈萨克族5人,维吾尔族2人,汉族3人,“当今社会有钱人很多,但少数民族的人做到这样实属不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八团学校校长余国立说。

  今年13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巴哈提努·居马洪是受资助学生之一,因为家里贫困,穿的衣服经常是烂的,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不能再读书了。“努尔江叔叔就像父亲一样慈祥,让我好好读书。以前我的成绩不是很好,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学业,现在我想考上大学!”略显腼腆的巴哈提努说。

  汉族小伙儿王镇江是受资助学生里家庭条件最差但成绩最好的,班级前三名。王镇江老家在甘肃,爸爸种地,母亲患病需每天化疗,家里只有两间小平房,家庭拮据。努尔江见到王镇江时,伸手比划着王镇江的身高仅1.55米,现在已1.8米。

高山牧场上一守就是26年,这位哈萨克族党员究竟为了什么?

  努尔江放牧。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受老党员影响入党并成为榜样

  提到为何加入中国共产党,努尔江告诉记者,是受了转场途中认识的老党员的影响。

  “牧民转场时,队伍前面负责开路的工作最困难,时刻面临危险,一般人不愿意做,都是很多老党员承担,他们冲锋在前,不怕苦不喊累。”努尔江说,“我意识到要向这些老党员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服务群众。”

  成为党员后,努尔江为转场牧工服务的意识更强,这成为努尔江肩上的责任和初心。

  努尔江这样一个普通的哈萨克族牧民、职工,只有初中学历,却无私奉献并重视教育。到底是什么让他坚守至今?七十八团五连“两委”委员赛力克波力·库万德克告诉记者,“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据七十八团五连党委书记黄新江介绍,七十八团五连党支部共有党员69人,其中汉族1人,哈萨克族68人。每周二是党员学习日,但由于游牧民族偏多,马背上宣传党的政策成为他们独有的方式,“马儿走到哪儿,就把党的政策宣传到哪儿。我们也会深入冬草场,组织党员学习,少则一周,多则十几天。”黄新江说。

  黄新江表示,努尔江带动其他党员和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尔江是党支部的标杆,能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提及未来,努尔江表示,不忘初心,牢记并传承军垦人精神,做好自己,带领周边党员、群众脱贫致富。

  栏目:中国网新闻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