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牧场上一守就是26年,这位哈萨克族党员究竟为了什么?(2)
时间:2019-07-03 15:3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努尔江已记不清经过过多少次这样的危险和援救。有人粗略统计过,26年来,努尔江用自己的双脚踏雪开路上万公里,被他救出的牲畜50000余头(只),经过他这里的牧民达2000多人次。努尔江得到了牧民们的信赖,有他在,牧民们就安心,远远地看到努尔江家的房子,心里就觉得踏实和温暖。 努尔江的工作得到上级认可。2008年,努尔江获四师劳模;2009年获兵团劳模,2010年获全国劳模,2011年获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而努尔江仍旧是那个皮肤黝黑、身板硬朗、淳朴憨厚的哈萨克族“看点人”。 “我很骄傲,很满意!”努尔江的父亲吾任太这样评价儿子。 努尔江与妻子奴尔加马尔·加巴西(中)和女儿唐怒·努尔江(右)。兵团胡杨网记者 郭雪伟 摄 家人的理解支持坚定为民服务初心? 努尔江的工作也得到妻子、儿女和兄弟的理解和支持。 1993年,努尔江和妻子奴尔加马尔·加巴西结婚,奴尔加马尔最大的愿望是回到营区的家,让努尔江能在家多待一会儿。 2003年7月1日,成为一名党员的努尔江更忙了。连队党支部、团里、市里各种学习和开会,思想觉悟提高的他,为民服务更频繁,回家的时间更少了。 常年聚少离多,家里的重担都落在奴尔加马尔身上。奴尔加马尔跟丈夫吵过、闹过,最终她理解了丈夫并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亲眼见过牧民因未及时转出被冻死、冻伤,甚至截肢……每当转场时期努尔江外出,她都后怕,但只能在家祈祷他平安回来,“到现在为止都还好,他活着!”奴尔加马尔说。 努尔江有一女一子,努尔江经常助人对儿女影响很大。大女儿唐怒·努尔江今年高考,她告诉记者,在爸爸的影响下,她也经常帮助班里有困难的同学。而小时候的唐怒并不理解爸爸,经常为其不能来开自己的家长会而苦恼。“人家的爸爸妈妈都来开家长会,我的位子却总空着,心里不是滋味儿。”唐怒说,“长大后我渐渐明白,爸爸是舍小家为大家。爸爸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大哥是好人!”三弟伊拉利·吾任太如此评价哥哥努尔江。努尔江兄妹9人,他是家中老大,三弟伊拉利身体不好,希望得到哥哥更多帮助,但哥哥总帮助别人,甚至把钱给陌生人,这让伊拉利对大哥很有意见。现在,伊拉利理解并支持大哥的工作。 从误解、埋怨到理解、支持,家人的态度更坚定了努尔江为牧民服务的初心。 努尔江到邻居艾尔坎·艾外尔汗家了解家中现在情况。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我们全家始终感谢他!” 努尔江刚结婚时家里一穷二白,但他和妻子勤劳能干,借助团场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日子很快有了起色。目前,努尔江家有存栏牲畜800头(只),年收入10万元左右,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经历过贫穷的努尔江,看别人受穷心里不好受。他心里始终放不下那些困难户,谁家有困难,努尔江都会给予帮助。 艾尔坎·艾外尔汗和别格孜牙·布拉汗夫妇住在努尔江家隔壁,艾尔坎天生言语残疾,家里仅有一头牛,两三只羊,一家四口挤在面积很小的两间土房中,经济来源靠几只牲畜繁殖卖钱和低保。 努尔江逢年过节给夫妇俩送钱,平时送面粉和清油。为了给艾尔坎一家改善住房,2016年,努尔江组织6名党员到艾尔坎家帮其盖房,艾尔坎只负担砖块,其他费用党员们分担,很快帮艾尔坎家盖起砖瓦结构房子。 “我们真的感谢他!”别格孜牙对记者说,“他不仅提供物质帮助,还教会我们养殖技术。”在努尔江的帮助下,艾尔坎家的日子好过多了,现在他家有12头牛,10多只羊,卖牲畜会有一些收入,加上艾尔坎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大儿子也工作了并有固定收入。 努尔江资助的学生巴哈提努·居马洪(左)和王镇江(右)。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看不得娃娃因家庭贫困辍学 小时候家里穷、兄妹多,身为长兄的努尔江没有继续读书。“我希望孩子多读书,去看看外面世界。现在条件好了,更看不得娃娃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努尔江说。 2014年开始,努尔江每年拿出1万元资助七十八团学校10名贫困学生,每人1000元/年,一直到他们完成义务制教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