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古妙墨快雪幽 神聚长留作主宾(3)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阅古妙墨快雪幽 神聚长留作主宾(3)

  坐上公园特意安排的电瓶车,“青睐”朋友去往阅古楼。今天的北海微波荡漾,绿树随风轻摆,蓝天中白云朵朵,风景美不胜收。阅古楼上下两层,楼门巍峨,平时只有一楼对公众开放,展出黑纸白字的拓片,比原碑还要清晰美观。二楼存放乾隆时期碑刻495方。

  乾隆皇帝在阅古楼序碑里写到,本朝100年来并未刻意收藏书画,但日久积富,现在要临池之模范。乾隆十二年到十八年,集皇家之力刻好495块石碑,在北海琼岛西坡建起了这座阅古楼。

  阅古楼左右环抱,依山而建,造型别致,装修素朴,窗扉严密,楼体前圆后方,中间为纵深的天井。进入楼院,顿觉与外界隔绝,自成天地,幽静异常。“中国传统建筑从来不是为盖房子而盖房子,它要体现文化蕴义。我们看阅古楼是椭圆形的,象征一个笔筒,左右两棵树就是两根毛笔。”吕新杰说:“门楣上的匾额‘翠涌虹流’是乾隆所提,这四个字写得非常好,剑走偏锋,虹字上面有一撇,流字上面没有点。当时从这里可以直接看到西山的莲花亭,所以皇帝那种江山一览的胸怀、为我独尊的情态都体现在这四个字里了。”

  踏上蜿蜒的楼梯,“青睐”朋友被引入二楼琳琅满目的石刻丛中。

  这里的495块石碑,一共选自135位书法家,340个帖,印章1600个,乾隆皇帝在其中写了200个跋,它和快雪堂不一样,一是体量大,二是选择更全面。这些碑被安放在玻璃展柜中,一列列整齐纵深,很是壮观。

  吕新杰介绍:“乾隆十八年阅古楼安置好后,乾隆先拓出来50多套,非常精美,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存。”这52套乾隆拓本也因其少而异常珍贵。

  乾隆皇帝在首起的序中有言:临池之模范,书学之渊源。很清楚,为什么干这个事?就是一个模本。吕新杰说:“快雪堂基本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书法家,自成体系。阅古楼则是皇家倾力打造的中国书法史,能保存到现在非常珍贵。”

  第一个帖是钟繇的《荐季直表》,吕新杰先给大家讲述了此帖跌宕的经历。“它的许多版本都在石头上,只有一个是手卷,是乾隆的,存在圆明园长春宫。1860年英法联军将圆明园洗劫一空,《荐季直表》也流落到了广州白鹅潭。士兵们想把抢来的东西赶快换成真金白银,广东的藏家孔广陶花重金从一个英军士兵手里买下一批字画,其中就有《荐季直表》。得到后他秘不示人,北京的裴景福三番五次到广州与其交涉,最终如愿以偿买到手中。裴景福将《荐季直表》妥善保存,却在民国初年被他的家奴偷走埋在地下。裴景福遍寻不到,后来有人给他出主意,不要罚,要奖。从地下拿出来的《荐季直表》虽有油纸包裹,但仍已腐朽不堪,这就是一代名帖的命运。“所以石刻有石刻的好处,刻在石头上能够永远流传。”吕新杰感叹而道。

  “钟繇的这个字天趣盎然,包含了隶书到行书的转变,体势横扁,尚有隶意,刻功也非常好,从这些章能看出此帖流传有序。”吕新杰评价道。

  阅古楼的《快雪时晴帖》和快雪堂的《快雪时晴帖》都是冯铨的家藏版本。“我们看碑中间部位有一个‘神’字,什么意思呢?唐朝书家张怀瓘把唐以前的书法给分了类,最好的叫神品,所以乾隆皇帝经常用‘神’来题字,把一些名帖弄得面目全非。”吕新杰说到此处,大家不约而同地轻笑了起来。吕新杰接着说:“我们看碑上的章清晰可见,尤其是字和章重叠的时候,字可明辨,章也能看出大致轮廓,最多的有三层叠在一起,可见当时刻工之精湛。”

  两次断代

  想找真迹可以看王珣的《伯远帖》,这是三希唯一的一幅真迹。吕新杰说:“真迹这个说法出自宋徽宗,他主要是从王羲之、王献之和王珣三人那一时期行笔的风格做出的判断。而且鉴定它不像其他帖是勾勒出来的,《伯远帖》是一气形成。启功先生也认可这是王珣真迹。”

  柳公权的《蒙诏帖》前有序后有跋,显得特别长。吕新杰说:“这个帖我们对比快雪堂的来看,便能看出刘光晹的厉害。快雪堂中刘光晹刻的把‘贼毫’都纤毫毕现,这里的帖看不出来,所以就不如刘光晹刻得那么精致。”

  阅古楼碑刻到道光时经过了一次重修,重修后的碑加了饕餮纹龙边,这又是一个重要的断代时点,道光后再出来的拓片有龙边,这是1839年。“所以没有龙边的比有龙边的更值钱,有些人为了卖个好价钱,想办法把龙边去掉,一般都能看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