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从弱到强关税变迁见证对外贸易发展历程(3)
时间:2019-06-27 06:00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为支持“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并生效的贸易协定或关税优惠安排,2019年我国对16个协定、23个国家或地区实施协定税率。除此前5个已报经国务院批准的协定税率降税方案继续实施外,自2019年1月1日起,对我与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韩国、澳大利亚、格鲁吉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国家的9个协定税率进一步降低。除内地在有关国际协议中作出特殊承诺的产品外,对原产于香港、澳门的产品全面实施零关税。 原产地证书是出口产品获得进口国关税减免的重要凭证,因而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出口产品通向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近年来,全国海关充分发挥原产地签证作为自由贸易协定实施手段的重要作用,助力企业提高出口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竞争力。2018年,广州海关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55.2万份,货值1203.59亿元,可为出口企业获得进口国优惠关税约59.6亿元。 今年1月至4月,北京海关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5811份,其中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原产地证书10667份,占总签证份数的67.47%,仅原产地证书业务一项,就可为出口企业减免关税约3148万美元;同期,大连海关共对7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发相关优惠原产地证书1.8万份,签证金额92亿元,为我国出口企业获得关税减免约4.6亿元。 70年来,海关关税的发展变迁,见证了中国对外贸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随着我国深入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加全面、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记者点评 □ 蔡岩红 海关关税发展的变迁,见证了中国海关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上的成长与壮大,为中国海关发展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关税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调节作用日益突出。从1992年起,我国开始了多次自主降低关税的进程,加入世贸组织后严格履行入世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通过逐步降低税率和调整税则税目,我国关税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基本实现了从“高税率、窄税基”向“低税率、宽税基”的转变。 一组组数据清晰明了地告诉世人,70年来,全国海关始终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深化综合治税,坚持“量、质、效”并举,依法征管,应收尽收,坚决不征“过头税”;建立完善分层次多角度税收风险协同防控体系,加强跨部门跨系统合作,形成税收征管合力。 一组组数据也在告诉世人,中国海关正以昂扬的斗志,努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奋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海关。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新型沥青路面磨耗层“铺”进12省
- 下一篇:去年全国破获网上毒品犯罪案近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