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从弱到强关税变迁见证对外贸易发展历程(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70年从弱到强关税变迁见证对外贸易发展历程(2)

  《协调制度》(HS)作为世界海关组织(WCO)管辖下最重要的一部多用途商品分类目录,是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一种“标准语言”。近些年来,我国采取的关税配额、反倾销等一系列贸易管理措施政策的制定都是通过HS编码来体现的。

  1992年,我国加入《协调制度国际公约》以来,先后完成了六版《协调制度》修订目录的翻译转换工作,确保了我国《进出口税则》和《海关统计商品分类目录》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和同步更新,保障了关税政策和贸易管制政策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口岸执法的规范统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海关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由中国海关提出的“登机桥”“百合花”“普洱茶”“辅酶Q10”“三氯蔗糖”“油压或气压传动阀”“竹藤制品”“新能源汽车”“不锈钢保温容器”“微生物油脂”“集成电路检测设备”等《协调制度》修订建议被采纳,标志着我国已从HS应用方向建设者转变。为促进我国优势商品走出国门,打破贸易壁垒,赢取更大国际贸易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海关关税工作有了更大施展拳脚的舞台。2015年6月,中国海关关税专家刘平当选世界海关组织税务与贸易司司长。中国牵头制定了首个世界海关跨境电商监管与服务指导性文件——《世界海关组织跨境电商标准框架》,中国海关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更多关税人正代表海关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优化税则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70年不断前行,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为促进消费水平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海关不断完善关税制度,优化税则体系,落实扩大消费品进口举措。

  近年来,我国已实现多次降低服装、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药品等消费品的进口关税。

  自2018年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同年7月1日起,又降低部分进口日用消费品、汽车及其零部件的最惠国税率,日用消费品涉及1449个税目,平均税率由15.7%降为6.9%,平均降幅55.9%;汽车及其零部件平均税率由21.5%、10.2%降为13.8%、6%。2018年11月1日起,我国再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从9.8%降至7.5%,同时,降低旅客个人和快邮件进境物品进口税率,涉及药品、抗癌药品、日用消费品等共计260个税号,占物品税号总数的69.7%。

  今年1月1日起,我国又对706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对国内生产治疗癌症、罕见病等药品亟需进口的重要原料实施零关税,涉及31个税目项下63个品种。

  海关总署预测,根据2018年进口数据,今年将减征关税7.9亿元。以某企业治疗胃癌、结直肠癌的卡培他滨片为例,其原料药卡培他滨关税税率由6.5%下调到0,预计2019年关税成本可节约4200多万元,为药品价格调整留下空间。

  此外,我国对进口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征收标准与国内产品一致。自2019年4月1日起,进口货物增值税原适用16%税率的调整为13%,原适用10%的调整为9%。据海关总署预估,增值税降税政策实施后,全年将为进口企业减少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约2250亿元。此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增值税税率亦同步下调。以2018年进口货值静态测算,减税政策实施后,今年将为消费者减轻税负13.5亿元。

  一系列降税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有力提升了百姓获得感。

  零关税惠及多国

  促进经贸发展实现互利互赢

  从1986年到2001年,我国经历了15年的“复关”和“入世”的谈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如今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开放胸襟、拥抱世界,为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增进全球福祉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我国自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积极推进和贸易伙伴之间的制度性合作建设,把签署自贸协定上升为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18个,双边或多边互相给予进出口商品关税优惠,实现经济发展互利互赢,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惠及42个国家,彰显了中国的国际担当。我国企业也积极利用自贸协定优惠措施,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