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下底线思维背后的四重逻辑(3)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大变局下底线思维背后的四重逻辑(3)

  党建层面:重在深化斗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充分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要确保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要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守好党自身建设的底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质量。

  守好党自身建设的底线,就必须使党员和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发挥党纪国法的约束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把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转化为自觉意识和行动。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扎牢制度的笼子,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国家法律体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坚决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坚决防止“破窗效应”,将法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守好党自身建设的底线,就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在明确党纪国法的底线的同时,加强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及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底线思维既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为前提,又以稳扎稳打、统筹全局为基调,既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为核心,又以重大问题、关键领域为抓手。它是存在和意识的统一体,既离不开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当前国家主要任务在思维领域的必然反应。它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既符合全局,又突出重点,也包含着质变和量变互相转化的基本规律。因此,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机遇挑战相伴而生的情况下,只有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明确并把握底线思维的四重逻辑,不仅明确底线思维的重要前提,而且熟悉底线思维的总体基调,不仅切中底线思维的本质核心,而且抓牢底线思维的根本抓手,将底线思维贯穿落实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等领域中,在确保中国核心利益和大局稳定的前提下,来全面激发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打造坚实思想盾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何虎生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