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挖出5000年前城河遗址 还原史前人类社会(3)
时间:2019-06-14 08:3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超过70%的墓葬可见葬具,这样的发现率和保存完整状况在长江中游史前墓地中非常少见。”彭小军说,从墓葬规模、葬具、随葬品等情况来看,当时的屈家岭时期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 墓葬棺具明确、葬俗独特、随葬品丰富、等级明显,清楚表明屈家岭社会形成了完备而独具特色的墓葬礼仪,与同时期海岱地区和长江下游的史前社会达到了同样的社会发展程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说,“由此可窥见5000年前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 5000年前的长江中游原始居民的生活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庞大的独木棺是怎样制成的?神秘的合葬墓埋葬的是什么人?大型穿城水系是如何形成的……大量未解之谜,尚待借助考古资料,让沉睡数千年之久的原始先民能够“开口说话”。 年轻的考古工作者们正在通过各种新技术手段,联合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相关领域技术团队,对城河遗址发掘的人骨、独木棺、陶器、漆器等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获得对史前文明更加深入的认识。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出土陶器的淀粉粒进行了分析,发现随葬的陶器曾盛放过水稻、小米、莲藕等相关食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对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鉴定和分析,有望揭晓墓主的年龄、性别、葬式以及病理等信息;复旦大学的学者对墓葬出土的人骨的DNA信息进行了采样,将揭示墓葬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廓清屈家岭文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信息和线索…… 历史已逝,考古学使它复活。发现一座失落的古城,就可以找回一把破解人类文明进程密码的钥匙。彭小军说,对城河城址的调查还会继续,通过点面结合,了解以城河遗址为中心区域的汉水西部整体的社会结构,进一步认识史前人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文明进程,破解更多的“史前文明密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