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年:2019施治基层十大痛点(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基层减负年:2019施治基层十大痛点(2)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着重控制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以统一派单的方式明确监督形式,对各类检查内容合并同类项。东屏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精简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给了我们更多时间和空间去为老百姓干些实事。”

  在广大基层干部为督查检查大幅减少而点赞的同时,也有人担忧:在总量控制、数量精简之后,督查检查的鞭策效果会不会因此打折扣?

  基层工作极具复杂性,要使督查检查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可增加上级督查检查“蹲点式”“下沉式”体验。在减少频繁突击督查检查后,一些市县在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地方,增加联系驻点,让督查检查真正成为深入调查研究、把脉基层工作病症的一次有益体检。

  为解决督查检查作风不实的问题,湖北省委下文提出“九个不得”:不得预先“踩点”,不得层层陪同,不得走马观花,不得“走秀”,不得设计“经典路线”,不得临时“包装”,不得安排“群众演员”,不得要求“背台词”,不得掩盖问题、弄虚作假。

  今年3月29日,江西省委出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三十条措施》,其中第19条、第20条分别规定:倡导以暗访为主的真督实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不得以问责代替整改,坚决刹住“迎检文化”蔓延苗头;避免扎堆调研,杜绝应景式调研。

  暗访比明察往往更能发现问题。浙江不搞大呼隆式的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2018年,浙江省共组织开展两轮集中暗访检查,涉及7大类60个项目589项检查内容。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即查即改,当场抄告交办相关县(市、区)整改落实。

  整治督查检查乱象之后,重塑工作评价机制,正当其时。中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提出,强化结果导向,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王巍表示,督查检查工作是为推动工作抓落实,需要完善结果导向制度。

  督查检查减少后,如何考核工作实绩?浙江舟山运用“互联网+”改进“年终一考”,加强日常考核,优化考核评价方式。舟山市嵊泗县纪委宣教室主任王丽丽说:“全面推行网络考核机制,变‘考年终’为‘考过程’,基层干部的压力轻了,工作更实了。”

  东部某镇党委书记认为,在一些必要的督查检查考核中,上级单位负责人、县市区领导同志既要有发现问题的眼睛,也需有指导解决问题的锦囊妙计。

  施治问责滥用:厘清容错免责边界

  “每天顶着各种压力,做工作无怨无悔,但寒心的是,转过头来面对‘冷脸领导’,大会小会‘干不了就辞职,完不成就处分’挂在嘴边。各种充满不信任的批评、通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降临自己头上。”问责滥用,成为部分基层干部的一大心病。

  针对滥用问责现象,中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特别提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背着处分干活成了普遍现象。某些乡镇10名班子成员中有一半左右干部身背处分,有的乡镇甚至“全军覆没”,都有处分在身。

  问责指标化、政绩化,值得警惕。有些地方以问责了多少干部作为相关部门的工作业绩,为问责而问责。问责滥用还造成“治理空转”的不良后果:“少做少错,不做无错”“有问题推上去,请领导定夺”“你甩给我,我推给他,推来推去玩空转”。

  多地受访干部一直呼吁,不能动不动就挥舞处分的大棒,不分青红皂白,不分主客观缘由。他们期盼,多一些正向的容错激励,少一些简单粗暴的问责。

  “要正确把握免责与问责的关系。”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纪委书记刘合权认为,执纪问责和容错免责都是为了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他向半月谈记者介绍,咸安区严格对照“三个区分开来”和咸宁市《关于建立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探索创新、政策调整、先行先试和主动作为中出现的失误,从轻问责或免于问责。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