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张欣《千万与春住》聚焦都市女性诸多命题(2)
时间:2019-06-10 11:3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我想强调的是,我在写滕纳蜜的时候是用爱的心情去写的。我对这个人物谈不上什么惋惜,就是以往我怎么写人物,就怎么写她,这样我才觉得更有意义。 过去我塑造的人物太纯粹了,因为我写作的启蒙就是林道静跟着卢嘉川长江起航,长风猎猎中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们这一代作家,很容易把中心人物写得很好,所以在转变的时候才特别困难,当你发现人都不是那么纯粹的时候,那种转变非常痛苦,我也用了很长的时间。这次是我一个改变之作,突然觉得自己应该这样来写人物,不再是以往那种总有纯粹人物的模式了。 关于人物 用来刻骨铭心与用来忘记的两个女人 广州日报:主人公滕纳蜜外表风光,内心彷徨,是很多当代都市人的写照。就主人公内心心路历程的刻画而言,这从来就是最难写的,在对滕纳蜜的塑造上,您的难度在哪里? 张欣:《千万与春住》故事特别离奇,要驾驭这样的故事就变得不太容易,因为你只要压不住它,它就变成一个可笑怪异的文本。故事本身具备了很强的戏剧性,我就不能再去强调它的这一面,而要强调它贴地的那一面,也就是人在面对特殊事件时的心态、行为模式。 接近人物是容易的,但附体却是很难的,你靠得再近,你也是他人。我们看别人常常觉得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但轮到自己,比大部分人还不行。小说最难的就是你怎么让读者在一个人身上找到同感,找到和光同尘的感觉。这需要作家非常务实,也要剖析人心灵深处的东西。 广州日报:新作可以说凸显了女性的命门,就一个字——情,“校花妈妈”滕纳蜜以及漂亮的夏语冰,他们都离不开这个字,血缘关系、命定、和解、底线等,都市女性情感的复杂性,在创作的时候您是怎么把握的? 张欣: 滕纳蜜调换了夏语冰的孩子,很多评论认为,夏语冰这个文学形象刚好体现那本书的主题:留住内心的春天。我写这个人物,对于滕纳蜜而言,是一个参照对象。 与滕纳蜜在人格上形成鲜明对照的夏语冰,天之骄女,本应拥有最好的人生,不想暗流却以惊涛骇浪之势劈面而下,避之不及,在令人痛彻心扉的现实面前,她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女性、一个母亲所能呈现的最大的勇敢、坚持、智慧,还有细致与耐心。 两个女子同时爱上一个人,这是我非常讨厌的做法。我觉得我在滕纳蜜身上投注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她不是非要爱一个人,而是她失去了最后一次做好人的机会。实际上爱情哪有那么重要,我这样写只是一种手段,做好人不是总有机会的,对于滕纳蜜而言,只在那个时刻。但最终她发现,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有人爱。 这就是我想塑造的人物,人在焦虑的泥潭中自我救赎,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个人的堕落、下沉,如果没有纠结,就不是文学。恰恰是对自己的不断下坠非常冷静,才让人痛心,因为她毫无办法。我觉得人物的复杂性,就是人物的准确性。 关于都市小说 我正在寻找都市文学的根基 广州日报:从各种文学最高奖来看,乡村文学一直是最大赢家,都市文学从未摘取过最高桂冠,这是否与中原文化的强势有关? 张欣:我要强调的是,乡村文学有很坚实的根基,我们每个人逆溯几代,一定能找到某个乡村的记忆。而都市文学,是没有根基的,如果没有了手机,我们几乎会迷失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 广州日报:您被认为是最早找到文学上的当今都市感觉的作家,随着都市化进程的进展,作为一直深耕在这个场域的作家,您怎么看待都市文学? 张欣:最近,都市文学有了很大的前进,最重要的是它已经产出了观点。都市文学不在于城市的街道、摩天大楼,而在于城市人表面冷漠、内心焦虑的撕扯。都市很好的地方在于,它横扫了一切,尤其横扫了人身上那些其实不成立的东西。 都市化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我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谁来自己家,又做了啥菜,隐私得到顾及的同时,却更加孤独。 就我个人的都市文学创作而言,我希望大家能迅速地懂得都市运行的规则,然后在此生根、确立自己的位置。这是都市最强大的地方。都市文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会发展到新的位置,产生越来越多的好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北京天坛内坛向游人开放 系近70年来首次开放
- 下一篇:一部酣畅淋漓的纸上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