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张欣《千万与春住》聚焦都市女性诸多命题
时间:2019-06-10 11:3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著名作家张欣《千万与春住》聚焦都市女性生活、欲望、人际关系等诸多命题 女性的命门就一个“情”字 张欣 《千万与春住》 张欣 著 花城出版社 日前,当代著名作家张欣的全新长篇小说《千万与春住》重磅来袭,写尽繁华都市中的风光与失落,真爱与彷徨。 张欣被称为当今最早找到文学上的都市感觉的女性作家,这部作品是张欣最重要的转型之作。一经出版即引发文坛各路评论家的关注。正如著名出版人党华所说:“张欣的《千万与春住》会改变你对血缘关系、命定、和解、底线等的认知。当暗黑不可避让,让我们有能力成为自己的光源,也把哪怕微弱的光亮奉献给我们所爱的人共同行旅的这世界。” “文坛常青树”张欣,从不一惊一乍,只是妥善而笃定地安排着动静、时序、律令,让日常充溢勇气和均衡的秩序。她的写作愈加成熟,也愈加葱茏。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波(除署名外) 写尽繁华都市中失落与爱 在这部新作中,张欣以婉转妖娆之笔书写南国广州两个家庭在命运纠缠中波澜起伏的往事与当下:相伴相携成长的一对小姐妹,一位出身权贵之家,另一位家道中落,成长过程中她们各有难言的隐痛,唯有互相扶持取暖…… 张欣塑造了两个全新女性文学形象:滕纳蜜与夏语冰。滕纳蜜调换了自己与朋友夏语冰的孩子,然而又将夏语冰的孩子丢失了,故事即是在多年后丢失的孩子被找到后真相不断剥落与各个人物的反应中推进,由此牵发了都市生活、欲望、人际关系的诸多命题。 就如《文学报》所评价:张欣无疑是在不断尝试描绘中国时代变幻中的“文学都市”,她的每一次转折都会选取最合适的城市书写方式,她写作的纵线就是为中国时代都市所作的清晰的注脚。滕纳蜜,这个被张欣称为“有疤的树”一样的人物,人性复杂,站立在小说的最前端。这个人物也表明张欣在写作上的转变,“结束对纯粹人物的塑造”。 凡间烟火背后烟波浩荡 人生路途中,有些人是用来成长的,有些人是用来刻骨铭心的,有些人是用来怀念的,有些人是用来忘记的。对于光阴中的种种,要退却、忍让、自持。 《千万与春住》中,两个漂亮女性的人物特性,读来让人感慨万千。作者对出场的每个女子都赋予了浓厚的母性,尤以滕纳蜜“校花妈妈”为最典型。这个曾经的校花早早成为“犯人家属”兼未成年妈妈之后,她抓住一切机会想再度获取一个好男人的垂青,她想给孤儿寡母改变命运,然而她被人轻贱…… 《千万与春住》的开头,即是一幅日常生活的场景,文中也常有吃穿用度、衣食住行多个细致画面的描摹。不得不承认,张欣切合了广东文化的世俗性。都市人的彷徨与孤独,并不一定需要所谓“宏大叙事”,琐碎的凡间烟火背后,是数不尽的江河日月、烟波浩荡。评论家雷达曾评价张欣是“当代都市小说之独流”,“善于充分揭示商业社会人际关系的奥妙,并把当今文学中的城市感觉和城市生活艺术提到一个新高度”。 对话张欣 关于新作 找一个有内伤的人来写 广州日报:小说先在花城杂志发表,单行本尚未出版,文坛就已经有很多评论。能谈谈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吗? 张欣:这部小说实际上酝酿已久,我是一个职业小说家,写作即生活。有时候你要更贴近生活,更贴近人心,可能就得找一棵有疤的树或者找一个有内伤的人来写。这是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积累的素材到一定的量,就自然瓜熟蒂落。 小说里的特殊事件“狸猫换太子”,并非出自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故事是在多年后丢失的孩子被找到后真相不断剥落与各个人物的反应中推进,由此牵发了都市生活、欲望、人际关系的诸多命题。 广州日报:与《锁春记》等已经改编成影视的作品比较,这次的女主人公滕纳蜜不再纯粹、完美,评论认为这是您在创作上的一次重要转折,您怎么看? 张欣:肯定有一些转折。《锁春记》时期我的写作挺冷酷的,《终极底牌》的时候又开始向暖,因为突然发现残忍没有边界,本来以为它是有底的,然而并不是。但向暖的东西又挺难写,因为你首先得让自己相信,才能让别人相信。再一次转折就是这部《千万与春住》,我确实结束了对纯粹人物的塑造,我开始关注那些不纯粹的人。 原来我都是写都市传奇的,但我突然觉得应该在很平凡、很细微的东西中间找到都市的感觉,不见得要特别夸张、特别典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北京天坛内坛向游人开放 系近70年来首次开放
- 下一篇:一部酣畅淋漓的纸上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