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是改革关键(3)
时间:2019-04-12 04:5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来自合并试点城市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的张毓芯、田先玉在2017年年底发表的文章《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后的对策建议》中提出,在待遇类型上,生育待遇跟进社会发展需要,将更多与生育相关的病症纳入,还要专门针对高血压综合征、乳腺炎等定义不太明确的并发症进行重新编制,更新病种目录库。 此外,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在决定是否生小孩的影响因素中,生育保险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影响因子,生育鼓励政策事关方方面面。 北京市民张先生给记者计算了家庭一年的开销:如果两个小孩,不算补习班,至少需要5万元;房贷3万元,车贷2万元;夫妻两人省吃俭用至少花3万元,给父母2万元。“这样算下来,我和妻子就算月光了。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不如不生。” 以去年发布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为例,这份政策中提出的提升生育水平措施,不仅是生育二孩无需审批,还包括完善生育家庭的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以及生育待遇、妇女就业权益等政策,合理规划配置儿童照料、学前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等。 鲁全对记者介绍,生育政策本质上并不是影响人们生育行为的促进性政策,其实是一个限制性政策。 “在计划生育时代,可能每家只能生一个孩子;单独二孩时代,可能只有一方是独生子女时才能生第二个孩子。但即使有一天完全放开生育政策,生育率可能也不会立即提高。”鲁全说,“福利政策才是真正影响人们生育行为的重要政策。福利政策不仅包括生育本身的费用,还包括养育孩子的费用、养老及其他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现在完全放开二孩及调整生育政策,从实际生育率来看,并没有出现婴儿潮,所以对生育基金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 记者也注意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如何降低生育成本,怎么保障女性职工的合法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很多地方都出台了不少政策,在产假、孕育期工资待遇、母婴医疗保障等诸方面都给予了更好保障。 但不少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总体而言,这方面的努力还有所欠缺,更系统和更有力度的生育保障,为广大民众所期待。生育险改革,属于这方面的新尝试。 “生育政策本质是人口政策。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和生育选择,对生育行为的支持不仅要包括降低费用,同时还要提供足够的假期,并且充分保障女职工的岗位等。”鲁全说,所以这是一个支持生育行为或支持家庭作出生育决策的完整生育体系。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两会上回答记者关于中国生育政策问题时称,影响群众生育行为的主要不是生育政策,而是经济社会因素,“全面两孩政策”已经满足了绝大多数家庭的需求,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大力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补短板,积极发展托育服务,重点满足3岁以下不同城市的托儿服务需求,落实育龄夫妻依法享有的各项福利待遇和计划生育的免费服务,落实个税减免扣除,完善家庭发展的政策体系,支持女性职业发展,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制图/李晓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自然资源部将约谈问责违法严重地区
- 下一篇:强化问责机制让公平竞争审查真正长出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