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推出戒毒新模式 测试全部合格才能回归社会
时间:2019-04-11 16:2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戒毒者“升学”记 西山坪戒毒所推戒毒新模式 学员分四期通过测试和评估 全部合格才能毕业回归社会 “成绩不错,恭喜你通过了!”从身着制服的民警口中听到“升学”的好消息,魁梧的北方大汉王健(化名)笑得像个孩子,手舞足蹈地开心了半天。作为“后进生”,这一天的到来,他比很多人晚了几个月。 王健通过的,并不是学校的文化考试,而是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西山坪所)的分期流转测试。去年,作为试点单位,西山坪所开始推行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戒毒人员管理被更科学、系统地分为四期,通过考试和评估,逐一流转直至回归社会。
王健便是该模式下第一批学员之一。4月6日,他通过了康复巩固期的多项测试,进入最后的回归指导区,距重新回到社会,只差最后一步。这一天,他很开心,一面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换区,一边转头跟民警调侃:“就像读书升学,要毕业了!” 升学 去年6·26国际禁毒日,西山坪所礼堂里,由6名戒毒人员参演的“太极扇子舞”表演即将上演。台下,民警王洋暗暗捏了一把汗,台上领舞的,正是王健。这个身高1.8米的北方大汉,是这儿出了名的刺头。 王健幼时父母离异,2004年开始吸食冰毒,2013年因聚众斗殴被判刑两年,2014~2016年曾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2017年,王健来重庆打工,又因吸毒被送到这里再次强戒。 长期的强戒生活,并未改变他的人生态度,反而让他更加好勇斗狠。刚来不久,便殴打同队戒毒人员李某,还长期散布消极言论,撺掇其他戒毒人员闹事,甚至对戒毒民警撂狠话,不服从管教。 去年5月,西山坪所开始推行全国统一戒毒模式,科学划分了“生理脱毒”“教育适应”“康复巩固”和“回归指导”四个完全分离的区域,戒毒人员必须经历4个阶段(4期)的学习和矫治,并在前一个区域达标之后,方能流转进入下一个区域。而“刺头”王健,则因表现不佳,通过了生理脱毒期后,便一直在教育适应区留级。 教育矫治中心主任李珈说,每一个流转期,中心都会有专门的教育课程,例如在教育适应期,戒毒人员要接受不少于1个月的入所适应性教育,并开展认知教育、建立教育矫治档案。教育的课程,都由持有教师资格证和心理咨询证的专业民警进行。 而对王健这样“油盐不进”的刺头,他们还有定制方案。教育矫治中心和王健所在大队负责人多番考虑后决定,让王健的老乡、民警王洋当他的专属导师。 王洋并没有对王健进行说教,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进入了王健的生活,不提及他任何不光彩的历史,多是和他聊家乡的风景、家乡的小吃等。也许是乡音的魔力,一来二去,王洋竟真的打开了王健的心防。 在王洋的帮助和鼓励下,王健终于通过了教育适应区的考核,进入到康复巩固区。在这里,他需要接受的是更全面的教育矫治、戒毒医疗和康复训练,还需要参加习艺劳动。不仅如此,所里还给王健定制了专属的学习计划。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文化程度低,王健很快便对学习感到厌烦。他故意拖延上厕所时间、增加上厕所的次数,用打报告要求看病等方法躲避学习。王洋和民警们又给他开了小灶,大队的值班领导每天都要专门检查王健的作业,并要求他每天交300字的学习心得。 被动的学习灌输,并不是治本的方法。王洋想起,王健在闲聊时曾说过:他好动,喜欢音乐、喜欢跳舞,渴望得到关注,渴望能“站在舞台中央,成为最耀眼的人”。那么,为何不投其所好呢? 于是,经请示,王洋决定推荐王健和另5名戒毒人员搞一个“组合”,在6·26国际禁毒日上台表演节目,让他圆梦舞台。 “我一定好好练!”听到这个消息,王健十分兴奋,愉快地接下了任务,拼尽全力练习舞蹈动作。凭着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太极动作,王健很快被指定为领舞。表演当天,由于担心没有什么表演经验的王健在舞台上露怯,王洋十分紧张,但演出却很成功,还获得了西山坪所展演的二等奖。 演出结束后,王健所在大队将其推荐到所里的“起点艺术团”担任编外演出人员。从此,王健由“刺头”变成了文艺积极分子,在矫治学习上也改头换面。今年4月,他顺利通过康复巩固期测试,进入回归指导区。不久后,他就可以重新回到社会。 民警王洋说:“原本王健的表现,是进不了艺术团的,但如果可以挽救一个学员,我们乐意开这样的先例。” 教育 “妈妈,对不起,儿子不孝,没能报答你的养育之恩!”心理矫治中心诊疗室的躺椅上,陈明(化名)双眼紧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