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笔当工具用水泥筑梦 耄耋老人的滴塑人生(2)
时间:2019-04-11 03:3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于士华有个癖好,爱送人“房子”。亲人过生日,外孙女乔迁,哪怕是邻居结石手术出院,他都用亲手制作的滴塑,表达着自己的祝福。“他倔得很,作品不卖!有人出了一万块钱想买磁器口作品,他都拒绝了。” 匠之大者,莫过于以心守护。对于士华而言,工作室是他的滴塑王国,方寸天地却饱藏无穷快乐。“醉心于将房子如何做得既精致又坚固,他尝试出铜丝做架;如何让水泥不干又不湿,他研究了比例;白色水泥太单调,他又自制了红黄蓝粉的彩色水泥……” 回忆起点滴,平日里乐观开朗、脸上总挂着笑的老太太,此时却皱紧了眉头。“做滴塑要‘坐’,他的前列腺癌就和久坐分不开关系。”续海珍数度哽咽,“坐久了容易血脉不通,他又废寝忘食,经常憋尿。他临走的前一年,都还插着尿袋在做滴塑!” 这件名叫巴渝民居的作品成为了于士华留下的收官之作。和作品一同留下的,还有一句遗言。于亚利潸然泪下,“父亲临走前心心念念着他的滴塑,他说作品来源于生活,他想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 滴塑作品、非遗证书,甚至是工作台,经家人合议后几乎全部捐赠。 遗作几乎全捐 唯独几件难舍 爱 遗作几乎全捐 唯独几件难舍 捐赠、送人,面前这栋小小的两层欧式房子成了目前留在家里的两件滴塑作品之一。它的结构并不复杂,跳棋、笔尖做的屋顶、纽扣做的装饰,相比后来气势恢宏的长城、解放碑、人民大礼堂等精美作品,有点“不够看”。 “海珍六十寿辰纪念”的标签贴在底座,道出来历,也解释了续海珍爱若珍宝的原因。“这是他亲手为我做的生日礼物,他那时手艺可没有后来这么好,不过我还是喜欢。”如今续海珍年过九旬,身体格外硬朗,岁月宽容,30年的时间似乎只在由白转黄的建筑表面留下了痕迹。略带灰尘的小房子此刻被捧在手上,一遍遍地摸,附带着主人一次次地思念。 “2009年是我们俩的钻石婚,他不露口风,每天忙碌到深夜为我制作了一栋三进带泳池的‘别墅’。”说起“于士华式”的浪漫,续海珍会害羞,会笑得像个孩子,时间仿佛也只踱步于爱人不曾失去的那一刻。 “海珍呀,你高不高兴?你这么喜欢游泳,我就专门做了个有泳池的房子给你。”续海珍模仿着老伴当年的兴奋语气:“你看,我修的泳池还可以加水进去嘞!” 这个被命名为“别墅泳池”的作品,如今放在大渡口博物馆展览。和女儿于亚利那座“松鹤同春”的生日礼物一样,仅供参观,未作捐赠。“绿松点缀着假山,半边亭置于其上。”于亚利说,松树意为高洁,玄鹤代表长寿,是父亲在我四十岁生日之际,给我的美好祝福。 喜 相恋相守68年 件件都是爱意 子女言,父亲是巧手,是百科全书;妻子言,丈夫是好脾气,是最懂她的人。“我没什么艺术天赋,做不来他爱的滴塑;他也因为曾患中耳炎,无法和我一起游泳。”就算这样,两位老人68年来用不同的方式,互相支持着对方的爱好。 于士华在制作滴塑之余,喜欢整理制作相册,续海珍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角。横渡长江留念,日常游泳集锦,相册上绝大多数都是有关妻子游泳的照片、报道,一点一滴,足足厚厚的5本。 而续海珍呢?面对一天和滴塑为伴,总嫌时间不够用,哪里也不爱去的丈夫,她想了个办法。续海珍旅游到哪里,就拿起画笔,掏出相机画到哪里,拍到哪里。“我会有意为他积累滴塑素材,他看了我的画,就可以原封不动地做出一个缩小版的滴塑作品。”三峡系列滴塑一共7个,各具特色;张飞庙惟妙惟肖,石宝寨照原比例复刻……这背后都离不开续海珍的功劳。 除了妻子之功,每一件滴塑作品实则都是“于家人”爱的凝聚。两个儿子当“主力”:材料没有了,底座用完了,儿子主动去买;孙子外孙女当“后勤”:“爷爷,我把玩具拿给你,你看看上面有没有材料可以拆了用。”于氏滴塑的画册是儿子于亚林送给父亲的90岁生日礼物,原先放置作品的置物架是于士华80岁生日所送。“当时很久没有看见老爷子这么高兴,一个劲说自己的作品再也不用放在柜子里,可以重见天日。” 乐 于氏滴塑展览 可以免费参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