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辟谣4月1日起降准 降准之辩:该不该or何时降(3)
时间:2019-04-11 03:0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目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没有实质性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有影响,要看资金是流入还是流出。从现在情况看,资金面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上,从今年1月到现在,资金在持续流入中国。 从中国自身情况看:第一,中国经济仍存下行压力,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改变这一趋势,因此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第二,从去杠杆的角度看,今年货币政策有所放松,去杠杆带来的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已得到很大的缓解。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政策再放松的意义不大。 今年最核心的问题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相对货币政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再讨论今年的货币政策的意义并不是很大。随着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重要性的下降,央行可以腾出手来考虑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问题了。换言之,央行今年最重要的是要讨论改革的问题了,而改革的核心是利率并轨能否尽快提速。 程实: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将大幅减弱 我们预测美联储将坚持有底线的妥协:2019年加息路径的基准预测为暂停加息,但是8月、9月存在可能的变数,如果美国经济下行态势可控,则可能意外加息一次;同时,本次妥协不会走向极端鸽派,不会重启QE或降息。 在此底线之上,美联储将何时结束等待、重拾“鹰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的“择机而动”将以什么为依据?我们认为,至少要满足两大前提条件。一是美国经济不确定性的退潮,目前来看,这一条件的实现将不早于2019年三季度。二是通胀走势重返稳态,这需要通胀预期的期限差摆脱负值,并趋近于本轮加息周期中历次加息时点的均值(0.06个百分点),亦料将花费较长时间。因此,美联储的政策妥协将长期延续。 受此影响,2019年美元指数易跌难涨,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的汇率压力将保持总体舒缓,国际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的大趋势难以逆转。得益于此,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将大幅减弱,进而能够更加专注于内部政策目标。由此,我们预测,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增长”方向不会动摇,将贯穿2019年全年。2019年全年将有至少250bp的全面降准或定向降准。全面及定向降准,有序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以及TMLF操作加码,预计将成为2019年中国央行的主要政策工具,调降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则很小。 李迅雷:预计今年减息的可能性不大 总体影响不大,因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相对独立。不过,由于前期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中美利差不断缩小,确实给了国内货币政策一定压力。如今,美联储停止加息,对国内货币政策的运作提供了名义空间。但我估计今年减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与经济增长率相比,无风险利率水平并不高,但流动性还会进一步改善,目的是为了缩小信用利差,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颜色:利率并轨将是央行下一步工作重点 美联储暂停加息,货币政策由鹰派转向鸽派,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可能会适度升值,这就使得中国的货币政策会有更大的自由度,立足于中国经济的逆周期调节会更加容易操作。 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仍以稳健为总基调,大水漫灌不会出现,央行将更多运用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畅通货币传导渠道。 具体理解,首先,重回加杠杆和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旧模式不具备现实基础。我国资本边际产出持续走低,再依靠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等大规模刺激政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只会加剧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带来诸多问题。 其次,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困境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不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仍在。今年更多运用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仍是央行主要发力方向,预计将继续运用TMLF和CBS等工具,同时通过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转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