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算子”诸葛亮:真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神算子”诸葛亮:真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2)

  刘备第一次拜访茅庐时,诸葛亮正在批阅天文地理之书,忽然看见“外边槐树无风自动”,就想到“今日必有贵客临门”,“袖占一课”后立刻明白“原来是刘关张前来访我”。

  这样的情节显然已经完全超出了史实,而诸葛亮的形象也愈发神化。

  “封神之路”

  当然,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还只是诸葛亮去世后广为传播的形象之一,在民间还有另一个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往往是穿着道袍出场。

  孔明纶巾羽扇,身衣道袍,端坐于车上。——《三国演义》第90回“驱巨兽六破蛮兵”

  这当然和历史史实不符。堂堂蜀汉丞相,在真实历史中,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穿上道袍的。

  不过,虽然诸葛亮在生前似乎和“信仰”这两个字并不沾边,但他去世后确实曾经成为民众祭拜的对象。

  东晋孙盛在《晋阳秋》中就将诸葛亮的去世记载得颇具神秘色彩,书中将其死已和天象联系在一起。

  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孙盛《晋阳秋》

  只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虽有一定程度的诸葛亮崇拜、祭祀,但规模不大。

  到唐代,对诸葛亮的赞扬猛然拔高,唐诗中也有诸多涉及诸葛亮的诗句。

  诸葛大名垂宇宙。——杜甫《咏怀古迹》

制图:张舰元

制图:张舰元

  事实上,中唐时期,诸葛亮已被纳入“武成王庙”进行祭祀,到晚唐时,皇帝更是赐诸葛亮庙于襄阳隆中,并将其封号从“侯”抬升到“王”。

  唐代一些祭祀诸葛亮庙碑序文也反映出当时流行于蜀地、孔明神灵祈雨应验的传说。

  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殁人皆福利。——《诸葛武侯庙碑铭并序》

  及至清代,川陕当地甚至还有诸葛亮显灵暗助清军杀退起义军的神化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似乎宛如天兵天将。嘉庆帝当时还为此特地御制“忠冠云霄”金匾驿马驰送沔县武侯祠。

制图:张舰元

制图:张舰元

  反观诸葛亮的一生,其去世后的这等境遇,与其在蜀汉的一生功业息息相关。他在蜀地“科教严明,赏罚必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备受当地百姓怀念崇敬。

  也因此,代代相传的孔明形象也渐趋高大神明,产生愈演愈神的历史嬗递效应。(完)

  参考资料:

  1 [晋]陈寿 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 《三国志平话》,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3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全二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三国]诸葛亮 著,张连科、管淑珍 校注:《诸葛亮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余明侠:《诸葛亮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 李小红:《<鼎峙春秋>中的诸葛亮》,《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

  7 刘森垚、刘艳伟:《关羽与诸葛亮崇拜现象之比较》,《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

  8 赵山林:《南北融合与诸葛亮形象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

  9 谈梁笑:《诸葛亮服饰论考》,《社会科学研究》 1994年第5期。

  10 刘森垚:《论历代的诸葛亮崇祀——以官方崇祀为中心》,《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

  11 李照成:《论西南各族中的诸葛亮文化现象》,《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

  12 马强、吴艳:《庙宇、神像、香火:诸葛亮祭祀的泛民间化——明清时期四川武侯祠、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