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算子”诸葛亮:真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时间:2019-05-24 21:4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古人有瘾】“神算子”诸葛亮:真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4日电 题:“神算子”诸葛亮:真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作者:宋宇晟 提起诸葛亮,大多数人脑海中会闪现的大概是一个摇着羽毛扇、坐着小推车、想出“空城计”、用兵如神、痛骂王朗的“神算子”形象。 制图:张舰元 但其实,这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从“奇谋为短”到用兵如神 真实的诸葛亮什么样?陈寿在《三国志》中有这样一句评价:“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很明显,在同时代的人看来,诸葛亮并不那么擅长带兵打仗,至少这方面的才能不及他的治国能力。 历史中,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也确实将更多精力放在处理内政外交事件,而在战争中充当主帅只是他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 可这个被后世学者认为接近史实的形象,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传说、故事所覆盖。孔明的形象从那时起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我们今天熟悉的“死诸葛走生仲达”“七擒孟获”“空城计”等故事,事实上大多不见于正史记载,更多是小说家言。 其中“死诸葛走生仲达”或许还相对真实。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军中。为避免遭到魏军追击,蜀汉将领遵照孔明遗嘱,秘不发丧,整军而出。 另一方面,等待时机已久的魏军主帅司马懿率军追击,但却因怀疑诸葛亮设计诱敌而不敢进攻。最终蜀军全身而退。当地百姓据此有了一条这样的民谚——死去的诸葛亮吓跑了活着的司马懿。 制图:张舰元 这个故事虽未被《三国志》采信,但见于《汉晋春秋》记载,后又被收入《资治通鉴》。 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的真实性就大打折扣了。诸葛亮是否真的曾七次抓到当时的南蛮首领孟获?蜀军南征又具体如何作战? 这段史实在各种史籍中记载模糊。史学界既有学者相信此说法,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难以定论。 而“空城计”则更不靠谱。对此,南朝史学家裴松之早已就此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在《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用“空城计”骗过司马懿,才得以脱身。小说中,“空城计”也被认为是诸葛亮用兵如神的重要表现。 但其实这个故事并未曾在历史上发生过。 制图:张舰元 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后又回驻宛城,和发生“空城计”的地点相隔千里;而与诸葛亮对战的是魏军大将张郃;且街亭败绩后,蜀军即撤回汉中。可见“空城计”本身就是虚构的。 虽然这些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史实,但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总在民间有广泛市场。诸葛亮也因此从一个“奇谋为短”的政治家形象,逐渐转化成一个用兵如神的军事家。 “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神仙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体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细节,也逐渐被加入到民间传说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其实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文学作品,其成书经过多个时期的流变。 而在流变传播过程中,诸葛亮的形象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开始从人转向神。 像《三国演义》的前身——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就直接将诸葛亮说成是“神仙”。 诸葛亮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三国志平话》 制图:张舰元 这时的诸葛亮其实与我们今天印象中智者形象还存在一定距离,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江湖术士,也带有明显的民间传说色彩。 普遍认为,《三国演义》大约于明代成书,但事实上有关三国诸葛孔明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对诸葛亮类似的改编,甚至在清代仍然存在。 清代宫廷曾编演大戏《鼎峙春秋》。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宫廷戏剧中的诸葛亮形象也与传统史书、小说、戏曲中的诸葛亮有所差异。 戏剧中对诸葛亮的智慧更加神化。像大家普遍熟悉的“三顾茅庐”故事,在这部戏中有了新的演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