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 他曾建议禁止紫禁城附近建造高楼(3)
时间:2019-05-18 03:0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林兵:今年3月底,我去家里看他。我每次回去都会去看他。上次去的时候,他状态很好,讲话兴致很足。我在家里待了一个多小时,和他一起吃了午餐,聊了会儿天。 他比较关心吃的,一直很怀念中国菜,特别是比较讲究的中国菜。因为在美国很难吃到非常可口的,所以他经常跟我说想到香港、苏州去吃好吃的东西。 新京报:贝先生最后一次回国,是什么时候? 林兵:应该是2012年来香港。那时候他在日本美秀美术馆边上做了一个小殿堂,应该说是他最后的作品。在参加开幕式之前,他到香港看了朋友,然后去了日本。 最后一次来大陆的话,应该是2006年来苏州,当时是做苏州博物馆。从2002年到2006年,苏州博物馆建造期间,他一共来了五次苏州。 新京报:苏州博物馆有贝先生的“小女儿”之称,他后来有跟你提到过这座博物馆吗? 林兵:有,我去美国看他,都会说起。他会问苏州怎么样,我说苏州很好,大家很喜欢苏州博物馆,苏州很多地方的建筑都很像苏州博物馆。他说那有点可怕,不应该全像苏州博物馆。 新京报:贝先生如何评价自己? 林兵:他做的作品他都很骄傲,因为他都用心去做,而且都能得到各种文化的接纳。我相信,他应该很欣慰。但他是一个很谦虚的人,每当有人尊称他为“大师”,他会有些忐忑。虽然他没有这样告诉我,但在一旁的我可以感受到。 他一直说,希望大家在建筑当中去感受他所做的一切。我记得苏州博物馆完成后,我回美国,他问我大家喜欢吗,我告诉他,苏博开幕的第二天,有一位老人说,自己觉得很舒服。贝先生说,这个感觉是最好的褒奖。 “他的提议让我有机会到纽约学习”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合作北京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工程时与贝老一起工作、面对面交流、亲耳聆听教诲的珍贵点滴,令他至今难忘。 新京报:当年设计北京中国银行总部大厦,你是如何与贝先生合作的? 薛明:我们当时被贝先生选定合作设计北京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很感谢他的提议,请中方设计院派年轻人到纽约一起工作。单位派了两名年轻的建筑师到纽约的贝氏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了半年。我是其中之一。那半年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当时也很难有这么一个机会与世界级建筑大师接触,当面聆听教诲,直到现在想起来,心中还是十分感激。 新京报:在纽约的贝先生建筑师事务所,你和贝老会经常碰面吗? 薛明:我们不是每天面对面,但贝先生还是很关心我们,他还来到我们的座位旁看望我们,询问我们工作的情况,并鼓励我们多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半年,但密切的接触使我们从世界建筑大师的身上汲取到了他的设计思想,这对我们的成长和以后自身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如今回忆起来,对于这段经历可以说既荣幸、又感激。 新京报:贝先生对你个人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薛明:一是尊重当地的文化;二是做事情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很多建筑随便一看都有很多瑕疵,贝先生设计的建筑是基本看不到瑕疵的,这种完美是很难得的。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贝先生一生的成就? 薛明:很难用一句话完整概括贝老的成就。我非常尊敬他,他是一位伟大的、有深度、也充满情感的建筑师。他为人类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被永远铭记。 新京报记者 王洪春 王海亮 戴轩 潘闻博 徐悦东 陈沁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