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 他曾建议禁止紫禁城附近建造高楼(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 他曾建议禁止紫禁城附近建造高楼(2)

  在贝聿铭的诸多作品中,不乏雄伟高大的建筑。到了晚年,由于身体缘故,他曾下决心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设计。但这一决心在北京被打破。

  1995年,贝聿铭担任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设计顾问,开始为西单地区增添一座经典建筑。

  北京的中行大厦由于受到老城区建筑高度的限制,无法像香港分行大厦那样高高矗立。贝聿铭必须在45米高度内完成这栋建筑。

  为了保持开阔的视野,建筑内部镂空设计了一个大堂,透明玻璃使内外通透,减少建筑笨重感;隔热透明的自然采光屋顶,也减少了压迫感。

  这座建筑同样展现了贝聿铭善用几何形体设计的特点。大厦贵宾入口的玻璃墙,以三角形为主,菱行、圆形、方形、半球体为辅构成,简洁中蕴涵了变化;大厅内部墙壁4个大圆孔,保证了西北两个方向的视觉延伸。

  “这座建筑,我花了7年时间。这是我设计的最后一座大房子。”贝聿铭称,自己对这件作品感到满意。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21世纪之后,苏州博物馆成了贝聿铭的“封山之作”,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

  迄今为止,他的作品遍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其中包括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他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从个人经历到艺术世界,贝聿铭始终身处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缝隙”,他却潇洒言道,“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在世人眼里,他在东西方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之间穿梭。

  据统计,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50项大型建筑中就有24项获奖。1979年,贝聿铭荣获美国建筑学会金质奖章,美国建筑学会还把当年定为“贝聿铭年”。

  1981年,贝聿铭获得法国建筑学金奖;1983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6年,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自由奖章;1989年,获得日本帝赏奖。

  ■ 反应

  卢浮宫、苏博发文悼念 香山饭店集体默哀

  昨日,卢浮宫博物馆发文悼念,“就在几分钟前,卢浮宫收到一个让人悲痛的消息,卢浮宫金字塔的作者,也就是我们前天刚刚提到的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在5月16日辞世,享年102岁。虽然您已经去了天堂,但是您和您的作品将一直被全世界所铭记!”

  同日,苏州博物馆发文悼念,“苏州博物馆是贝老百年建筑设计人生的心血凝结,是留给苏州人民最为珍贵的礼物,更是他最心爱的‘小女儿’。我们震惊于噩耗,更深怀感念。感恩贝老为苏博付出的全部心力,感恩贝老为观众带来的艺术惊叹,感恩贝老为每一位苏博人激发的骄傲和努力。”

  在北京,香山饭店总经理高睿称,昨日上午,在管理层举行的晨会上,他们为贝聿铭集体肃立默哀。

  香山饭店销售部总监黄彪说,他1991年来香山饭店工作,至今已有28年。“听到消息我很惊讶。一开始来工作时候没特别注意建筑设计,后来才逐渐感觉到它的美”。

  黄彪介绍,在香山饭店设计期间,贝聿铭曾多次到现场考察,酒店的许多景观,亦融入贝聿铭的独特设计。“后庭院有些地面由鹅卵石铺筑而成,黄色的鹅卵石是平铺的,黑色的鹅卵石是立起来铺的。当时,贝先生亲自指导工人们铺筑”。

  黄彪称,两年前,贝聿铭100岁生日之际,有喜爱贝聿铭的民众前来香山饭店为贝聿铭庆生。“他们慕名而来,有老师、学生,也有其他职业的人。虽然贝先生本人没来,但当时他们为贝先生准备了一个很大的蛋糕,还拍了生日祝福视频”。

  ■ 对话

  “希望从作品中感受他所做的一切”

  贝聿铭的弟子林兵向新京报记者回忆,2019年3月师生两人见面时,贝聿铭还曾念叨想回中国。“他说,我已经退休了,我要回中国去,想在那里吃好吃的”。

  新京报:你最后一次见贝先生是什么时候?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