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接掌故宫博物院:和时间赛跑的文物保护(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王旭东接掌故宫博物院:和时间赛跑的文物保护(2)

  单霁翔执掌故宫,有着丰富的学识和实践基础。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吴良镛院士,也是梁思成的再传弟子。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留学期间,便开始从事历史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研究。而2002年开始的十年国家文物局局长经历,则让他对全国文物保护有了深切的认识。

  在那期间,他与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合力,将占用故宫13个院落的外单位一一迁出,其中也有国家文物局自己的下属单位。搬离过程殊为不易,单霁翔需要为这些单位找房子和资金。就在最后一家单位搬走后的第二年,单霁翔赴故宫上任,他曾笑称:“人要多做好事,最后好处会落到自己头上。”

  单霁翔在任这些年,故宫批量诞生“网红”。从钟表修复师王津,到故宫文创、口红,再到文化活动“上元之夜”等等,故宫屡屡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2017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186万多件藏品影像信息全部上网。一场“上元之夜”夜场文化活动,3500张门票引来3000多万人疯抢。

  正如故宫内部人士所言,单霁翔本身则成了故宫最大的“网红”。他的“金句”和“段子”在网上广为流传,1000多场演讲走遍全国,成为故宫文化最有力的传播者。

  然而,对于单霁翔来说,他自己或“萌萌哒”文创产品在互联网世界里成为“网红”,原本也并非其初衷。最重要的事,是让故宫的古建、文物和观众更有尊严。

  2012年,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长期以来开放区域只占30%,186万余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库房,观众虽然多,但八成都是沿着中轴线参观古建,很少能体会到故宫是个博物馆。

  那时候,观众参观故宫,一个突出的感受是:累。几乎所有观众都在中轴线摩肩接踵,整个紫禁城找不到几把坐椅,想看清楚昏暗宫殿的内部陈设,得使劲把脸贴在窗玻璃上,冬天哈气在玻璃上雾蒙蒙一片。

  对此,单霁翔认为,这样的境况,“让观众、文物和故宫都没有尊严”。

  7年时间,他不断在宫中巡视、发现问题,并逐步改进。到他卸任时,故宫开放面积已达到80%以上,8%的文物将可以同时展出,观众有了更多参观选择;宫里增设古色古香的坐椅和树凳,能供1万多名观众同时休息,同时,对古建无害的LED光源点亮了各个殿宇。

  频繁走红,为故宫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也带来了过度“商业化”的质疑。就在年初,“上元之夜”便因灯光设计过于绚丽而引来一些质疑声,单霁翔回应称只用了8天制作,这是故宫在文旅融合方面的实践。“很多人看到午门灯光的照片都说灯光太炫了,但其实这只是整个灯会的开头。故宫的灯光秀是人走在灯光中,走在环境中,随观众参观的脚步来观赏。”

  ■ 大事记

  故宫这7年

  2012年1月10日 单霁翔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2015年6月13日 故宫博物院试行限流。单日接待观众不超过8万人次,全面推行实名制售票,旅行社团队全部实行网络预订门票。

  2015年9月8日 “石渠宝笈特展”开幕,近300件珍贵的书画藏品展出。其中《清明上河图》带来参观热潮,引发“故宫跑”现象。

  2016年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上走红,带火了文物修复师这个群体。图为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在钟表馆前签名售书。

  2016年5月18日 点亮紫禁城“前三殿、后三宫”。故宫中轴线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第一次有了人工照明,彻底告别“趴窗”参观的尴尬。

  2016年9月29日 故宫新开放西部断虹桥至慈宁宫区域,将两处之间的南北向通道打开,进一步扩大了开放面积。

  2016年12月29日 故宫文物医院挂牌成立,可容纳200名专业“文物医生”和各类先进仪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博物馆文物修复机构。

  2017年7月1日 故宫博物院全面推进网络售票,开放网售当日票和现场手机扫码购票。

  2017年10月2日 故宫博物院首次实现全网络售票。凌晨1点38分,全天8万张门票全部售光。

  2018年9月3日 故宫养心殿正式启动古建修缮工程。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