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退休!故宫“看门人”七年的四重身份
时间:2019-04-09 01:1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9日电(记者 宋宇晟 上官云)“故宫历史上有六任院长,我是第六任。每一任院长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每一任院长都没有好下场。故宫有无数的庭院,进来一个小偷就能把一个院长搞下去。我来了第七年了,小偷还没进来,但是有今天没明天。平常说做事要万无一失,我们一失就万无。你做9999件事,一件事没做好,文物损坏了,你就必须要下台,这就是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责任。” 单霁翔几乎在每次演讲中,都会说到类似的一段话。 资料图:单霁翔。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8日,单霁翔正式退休了,由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任。在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七年中,他也拥有了多重身份。 改革者 几前年大热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故宫博物院里的文物修复师骑着小车“出宫”去完成一个特殊的任务:抽烟。 故宫博物院内禁烟,正是从单霁翔任院长后开始的。 201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单霁翔宣布禁烟。 这后来成了他演讲中的一个段子——“在大会上,我说:‘保护世界遗产我们应该做努力。我这么说大家赞成不赞成?咱们从建无烟紫禁城开始,不赞成的举手!’可想而知,会场里没人举手。这事就这么定了。” 但当时有人质疑,且不说观众,“宫里”里还有不少烟民,如何禁烟? 后来有媒体披露,故宫实行了“一个人吸烟,全部门扣奖金”的制度。从此,烟灰缸被故宫人放进了抽屉里。 资料图:单霁翔。中新社发 刘关关 摄 这只是单霁翔带来的诸多变化中的一个细节。 过去观众进故宫,只能走两边的小门,中间的大门走贵宾。常常是两边排起了长队,中间的门空着。 有一次,有位从东北来的老大爷在故宫参观,认出了单霁翔,跟他商量“我一辈子就来一次故宫,得像皇帝一样走中间的门进去”。 这个看上去令人哭笑不得的想法,单霁翔却当真了。如今,在故宫入口处,安检验票设备远离三个门洞,人们能够自由选择从哪个门进故宫,“让观众自由选择,想当皇帝当皇帝,想当大臣当大臣。” 2013年,故宫博物院开始对机动车说不,规定所有机动车一律不能再穿行开放区,包括故宫的员工,也包括贵宾。 “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日本的皇宫,都不允许车辆穿行,这是一个文化尊严的问题!” 第一个撞上这条规定的贵宾是时任法国总统的奥朗德。2013年4月,他来到故宫。在单霁翔的坚持下,奥朗德在午门前下车,步行参观。 单霁翔后来说,这是为了“恢复博物馆应有的氛围”。 毫无疑问,他是个改革者。 资料图:单霁翔。金硕 摄 单霁翔说,自己刚到故宫当院长的时候,办公室给了他一份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其中写了故宫诸多的“世界之最”。但单霁翔觉得,当自己真正走到观众中间,这些“世界之最”都没有了。换句话说,这些“世界之最”当时和游人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你说馆舍宏大,但70%的区域都立一个牌子——非开放区域,观众止步;你说藏品多,但99%的藏品沉睡在库房里;你说你的观众多,但80%的观众进故宫后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先去看皇帝坐在哪,再去看皇帝躺在哪,看皇帝在哪结婚,最后穿过御花园走出去了,根本没把你当成博物馆,只是到此一游。” 这些“世界之最”有意义吗?“我认为没有意义。”在单霁翔看来,故宫不能沉睡在这些“世界之最”里,人们能从游览故宫过程中获得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反过来说,就是文化机构能给人们奉献什么。” 为此,故宫花了几年时间对室内、室外环境进行大整治——拆除总面积约14800平方米的135栋临时建筑、新增1400把椅子、全面采用电子购票、不断修缮古建并扩展开放面积,甚至为了保证游人的“方便问题”,还把一个职工食堂改成洗手间了…… “网红” 而对于来故宫的游客来说,这几年间,故宫从原来高冷的形象变得越来越亲民了。单霁翔也因此多了一个“网红”的头衔。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习近平厚植绿色中国
- 下一篇:财报观察:乳业集中度提高 蒙牛营收比伊利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