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高铁相当于照X光?这些都别信
2019-08-05 21:40 来源:百度新闻

  夏季喝热水逼寒气、烫伤后抹牙膏酱油可消肿……

  在高温高热的桑拿天里,吃着小龙虾再喝上一杯冰镇啤酒,别提有多惬意了。但网传的“小龙虾身后事分类图”让不少人疑惑:“美味诱人的小龙虾,你到底是什么垃圾啊?”之后默默地取消了小龙虾的外卖下单;而“三伏天不能喝冷饮,要喝热水逼寒气”的说法又让一些人放下了冰镇啤酒的瓶子;网传“高铁确实辐射严重”、“‘血稠’是血栓的前期信号”……又让人疑云难消!

  难道我们注定要过一个无味的夏天吗?那些针对健康的网传,果真如此吗?且看专家学者如何破解。

  高铁辐射严重

 

  “坐高铁=照X光

  【流言】

  国产高铁从诞生起就存在严重的辐射问题,坐高铁等同于照X光,对人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女性生殖系统。

  真相

  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使用的电力一般为2.5万伏特、50赫兹交流电。相应地,高铁的高压电力设备辐射出这个频率段的电场和磁场,为“极低频电磁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完全不同于X光的电离辐射。所以“坐高铁=照X光”的说法纯属误导。

  有电的地方就有辐射,普通火车、地铁都有辐射,手机、剃须刀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只要辐射在一个安全值内,就不会对人产生影响。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高铁产生的磁场辐射的安全标准为100微特斯拉(磁感应强度单位)以下,电场辐射的安全标准为5千伏/米以下。

  北京铁路局专业人士曾专门对高铁车厢中的电场辐射进行测量并公开测量数据,不同车型的一等车厢、二等车厢、车厢连接处、驾驶室等位置,电场辐射值分布在0.011-0.021千伏/米的范围内。比对这些数据不难发现,中国高铁的电磁辐射量要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根本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血稠”是血栓的前期信号

  【流言】

  “血稠”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意味着血栓等后果,必须想办法疏通血管,缓解血稠。

  真相

  “血稠”只是民间的通俗说法,根本不是专业的医学术语。“血稠”在医学上指的是高黏稠血症。血黏度就是用于描述血液基本特征的一个指标。血黏度是一个相对值,如果将水黏度定义为1,正常血黏度则在4-5之间。通俗理解就是,血黏度数值越小,血流速度越快,反之则流速越慢。

  “血稠”和血栓根本就是两码事。血栓是血管内形成的块状物。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启动保护反应形成血栓,以防止失血,所以适度的血栓是没事的。

  但如果血栓逐渐增加,最终影响到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减少氧气供应和有害物质的排出,就会影响健康。引起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炎症、凝血异常、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等。

  因此,血黏度与血栓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描述的是血液特征,后者则通常指一种疾病,尽管有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

  血黏度本身是血液的一种物理属性,正常情况下是各种机能顺利完成的基础,但过高则会造成危害。对儿童而言,高血黏度将阻碍心脏、肠道、肾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正常供氧,可造成发育受阻。对成人来讲,高血黏度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狼疮等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并且还与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存在一定关联。因此,保持正常的血黏度具有重要意义。

  被烫伤后抹牙膏、酱油

  【流言】

  烧伤、烫伤后,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可以减轻疼痛,消除肿胀。

  真相

  在烫伤部位涂上牙膏,会立刻感觉清凉舒适,给人带来“涂牙膏真的很有效”的感觉,这仅仅是因为牙膏中含有薄荷成分而已。其实,这种清凉感对治疗烧烫伤没什么帮助。而且,干了之后,牙膏会附着在创面上,不仅会增加伤口清理难度,还会影响烧伤处热量的散发。

  实际上,牙膏不是医疗用品,伤口上涂抹后可能被细菌污染,进而引起感染。同样,烫伤后涂抹酱油,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还会刺激伤口,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机会,去医院就诊时,还可能干扰医生诊断。

  龙虾肉是湿垃圾

  龙虾头是干垃圾

  【流言】

  自从全国多地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网传“小龙虾身后事分类图”称:整只小龙虾是湿垃圾,去黄的龙虾头就是干垃圾;龙虾肉、龙虾黄是湿垃圾,龙虾壳又是干垃圾。不少网友表示,吃小龙虾一时爽,但吃完后垃圾分类愁断肠,还是不吃了吧。

  真相

  其实,这个图是错的。

  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通过微信公众号回应说,小龙虾、龙虾壳、龙虾头、龙虾黄、龙虾肉全部属于湿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