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转型发展的“北京奇迹”(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转型发展的“北京奇迹”(2)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思路清晰。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三城一区”,成为北京创新主平台,将从原始创新、大科学装置、协同创新再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建立起“科—技—产—业”接力机制,创新要素深度融合。

  创新发展,赋予北京新的增长动能。2018年,北京市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优势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7%。

  前不久,英国《自然》发布“2018科研城市自然指数”,在对全球500个城市的评价中,北京蝉联全球第一。创新发展,正成为引领北京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减量发展:涅槃重生再展翅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说:“高质量发展,通俗地讲,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华丽又艰巨的转身,仿佛一次次涅槃重生。

  沿长安街一路向西,进入石景山,就能看到首钢园区。4月6日,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在这里的冰球馆拉开帷幕。身姿矫健,冰刀闪亮,昔日高炉的钢与火,已变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冰与梦。

  采访中,一个又一个疏解腾退空间实现“凤凰涅槃”的故事,见证了北京这座城市减量发展的决心和成效:亚洲最大水泥筒仓群变身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天坛家具腾退出的旧厂房成为金隅智能智造工场……

  两年来,北京市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1307家,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500个,为引入高端要素腾出了一批宝贵空间。

  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新的城市总规勾勒出北京未来发展路径:严格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双控”,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2017年的2945平方公里,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

  陈吉宁告诉记者:“规划刚性执行,去年北京实现‘三个减量’,在人口减少16.5万、城乡建设用地减量34平方公里、建设面积减少1200多万平方米情况下,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效率提高远快于资源要素减量的影响,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减量发展,城市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既铁腕治霾,也科学治霾,2018年北京PM2.5年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以来历史最低。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报告,称赞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为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可借鉴经验。141条段黑臭水体完成治理,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资源“止跌回升”,2018年地下水储量增加了9.9亿立方米,接近南水北调一年的进京水量!

  减量发展,推动老城活力复兴,百姓幸福感大幅提升。位于前门的草厂胡同,这几天游人如织。小桥流水,绿柳拂面,打小在胡同里长大、今年67岁的陈凤英说:“自打记事起,胡同就没有这么美过。”草厂胡同在保护胡同风貌的基础上,实现雨污分流,电力、电信架空线入地,拆除私搭乱建、提升胡同景观;增配了主食厨房、养老驿站、理发店,甚至还有了“小院议事厅”。西总布胡同、杨梅竹斜街、三里屯西街………两年来,北京核心区1282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首都更加“有里有面”!

  “减量”不是不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北京减量之路,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坚定。

  改革发展:先行先试增活力

  康亮,一个有着中国名字的外国人,是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这家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技术企业,参加了北京很多重要工程的建设。最近,康亮对于北京营商环境改革感受很深。“过去,想要备案登记,外资企业需要先去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再到商务部门进行备案,重复填报事项达45%。如今,在一个窗口,填一张表格就能一次性完成设立流程。”

  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浓墨重彩,制定出台9项主要政策和N项配套措施,接着又重磅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安排22项主要任务,并梳理细化成298项任务清单。如今在北京注册一个新的企业不超过3天,而且不用去政府服务大厅,网上即可全程办理。80%的事项“一门”办理,70%的事项“一窗”受理,各级100个高频事项争取一次不用跑或者最多跑一次。简流程、优服务、降成本、强监管,确保企业有实实在在获得感。

  在国家发改委对全国22个城市营商环境试评价中,北京营商环境排名第一。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企业也在用实际行动“投票”。今年1月至2月,北京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7家,同比增长9.7%;实际利用外资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改革发展,先行先试,正在充分释放北京这座城市的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也给百姓带来实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