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唤醒故宫最“硬核”的魅力(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单霁翔:唤醒故宫最“硬核”的魅力(2)

  2015年故宫展出《清明上河图》真迹,观众排六七个小时的队才能一睹真容,因此不少人一进宫门就狂奔去看展,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名词“故宫跑”。当时单霁翔决定,等最后一个游客看完展览,故宫再关门——最后一家人离开的时间是凌晨4点。

  去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故宫推出了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通过巨幅互动长卷、孙羊店沉浸剧场、虹桥球幕影院3个展厅,融合了多种高科技互动艺术,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

  单霁翔表示,一座博物馆要想向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打开尘封的历史,解读经典的文化,就需要用生动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新方法”来加以表达,采取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社会正能量。

  单霁翔感慨,如今北京一下雪,宫中“人比雪还多”。“雪虽然不厚,但是人们可以在里面尽情欢笑,这就是博物馆的责任。”

  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的?单霁翔认为,它必须得到人们的喜爱,“在休闲的时候不是在博物馆里面,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2020年,是紫禁城的600岁生日。故宫拥有的1862690件文物,每一件都必须“光彩照人”,这是单霁翔的心愿。“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