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是下一个东北? 面对“唱衰”,山东亮出(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会不会是下一个东北? 面对“唱衰”,山东亮出(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斩获山东省科技最高奖似乎并不出乎意料。因为三个月前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他领衔完成的成果“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唯一一个海洋领域项目。

  山东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六分之一,毗连海域与陆域面积相当,海洋资源丰富。同时,山东拥有海洋领域驻鲁两院院士22名,占全国海洋领域院士总数的三分之一;海洋科技人员1万多名,占全国同类人员的四成;省级以上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110个……高度汇聚的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加上山东在硬件、政策等方面给予海洋创新持续的投入和支持,催生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创新成果不断产出。

  本年度,12个海洋领域的项目榜上有名,较2017年度增加50%,项目涉及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它们对山东实施“经略海洋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撑。

  先行先试 “一事一议”的创新实践

  “新变化在于,自2019年起,山东省科技奖将实行提名制,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将得到鼓励与支持。”这是去年12月5日,《科技日报》一则消息,透露出山东科技奖励制度的新变化。

  记者了解到,改革以往“给各推荐单位下达指标、科技人员申请报奖、推荐单位筛选推荐”的方式,2018年山东省科技奖励工作中全面实行“由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相关部门提名”的制度,进一步简化提名程序,优化提名规则,明确提名者应承担的提名、答辩、异议答复等责任,制定《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为科研人员申请奖励提供便利。

  “保守,不善于变通”,是外界贴给山东人的标签。这话并不全错。与南方干部相比较,山东人遇到矛盾问题,习惯于找成规惯例,找现成经验,不太会用创新思维寻找解决办法。但本次奖励大会,从成果研发,到评选手段,改革思想却体现地尤为明显。

  比如体现改革精神的“一事一议”制度的落地。为鼓励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山东试点探索对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突出绩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可以不受有关条件限制,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由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提名,经山东省科技奖励办审核同意直接进入会议初评。

  一项科研成果,仅20年的许可使用权就卖了5.2亿元,这是山东理工大学“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创制”项目创造的成果转化额“中国纪录”。对主管部门来说,2018年度受理山东理工大学“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创制”作为“一事一议”项目,经过相关评审程序,建议授技术发明一等奖。可以说,该项目用高超的技术含量和高额的成果效益打动了主管部门和苛刻评委。

  去年11月22日,在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会议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点名表扬了山东省科技奖励“一事一议”的探索实践。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