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48代孙如何守村?诸葛坤亨与八卦村的故事(2)
时间:2019-04-28 17:3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有了些经验后,诸葛坤亨想出了一个妙招,要让百姓尝到旅游收益带来的甜头。“百姓的利益要跟村子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当时我们就是把旅游作为最大的集体经济认真搞,全村大约3000人,村民各占1股,村干部也是1股,无论是做文物保护还是搞旅游发展,产生的效益都是全村人共享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支持。”最开始的时候,每年重阳节发给村里老人200元。村里老一辈也开始慢慢转变了观念,跟村干部一条心,守着自己的老房子。 2000年压力又来了,村民们经济条件上去了,子女们人不干了,有的要结婚,想要住新房子。诸葛坤恒内心也理解,在古村外规划了新农村,让他们统一住到新房子。但他有个要求,老房子村里要收回。自2003年起,诸葛坤亨带领村干部共同规划建设新村,新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目前已有160户村民迁入新村居住。 也是在千禧年,他与村民们深入沟通和规划后,准备启动八卦村旅游新的保护开发计划。钱不够怎么办?“村干部带头去借钱,每人至少借10万,不够的我来想办法。”诸葛坤恒说。 最后,村里整修10000多平方米的老店铺和古民居,重新挖出上塘,恢复了诸葛八卦村明清之际盛极一时的上塘古商业街。复原后的上塘商业街成为诸葛村旅游的新亮点。在他的带领下,诸葛八卦村利用旅游收入资金反哺古村落保护,多年来累计投入古建筑抢修资金6000多万元,旅游功能配套资金一亿多元。 诸葛坤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诸葛坤恒的执着使诸葛八卦村古朴中彰显新韵,促进了整个村子的旅游发展。数据显示,诸葛八卦村景区旅游门票收入从1996年的80多万元增加到了近年的2000多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从1995年的不足10万元增至2500万元,集体账面固定资产从不足100万元增长到1.4亿元。从毫无旅游产业链基础到吃住游购娱等第三产业元素的迅速发展,在诸葛坤亨的带领下,八卦村仅仅用了24年。 为挖掘诸葛文化,诸葛坤亨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诸葛后代文化专家,二十年多年,潜心收集诸葛村的历史文化资料,在做强做大旅游参观项目的同时,他还主持编修了50万字的《诸葛村志》。由于古董构件、文史资料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在收集木雕构件、古董展览、文史资料过程中,他以身作则,清廉律己,自己从不借故收藏一件古董。 “徽州人识宝,诸葛人识草。”如今,诸葛族人长久以来从事的中医药业,被呈现在了当地的旅游文化中。走进八卦村的大经堂,游客们就可以参观到近千味中药标本。大堂前厅金柱上的对联还这样写道:“药业经营,遍南布北,可从志书查记述;医道高明,救死扶伤,且由《宗谱》说端详。”让人望而生敬。 诸葛坤亨介绍诸葛村文物保护情况。(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诸葛坤亨每年都要有新的想法萌芽,2007年,村里新添了以诸葛亮诫子书为主题的廉政文化馆等展示区域;2012~2013年,为了适应景区的扩张,八卦村投入约4000万元用于客服中心的外迁与升级,同时村子还投入约5000万元,在村内元代遗址上恢复了古庙建筑。 “诸葛后人有向上凝聚力,真正致富还有更远的路。” 诸葛坤亨在为游客讲解诸葛村规划。(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八卦村的村民们都记得诸葛坤亨曾在村民大会上说过:“我们村每年若有一千万以上的收入就能做很多事情,如果老人每个月能享受村里300元以上的生活补贴,他们就有零花钱了。” 如今诸葛八卦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能享受260—350元的生活补助。诸葛八卦村还制定了奖学金制度,对考上高等院校的学生给予2000--4000元的奖励,对考入高中的学生和参军入伍青年奖励1000--2000元。农村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有线电视费由村集体统一交纳。他用行动赢得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兑现了自己让全体村民过上幸福日子的郑重承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走在八卦村,时不时会听到一曲《诫子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