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死神”开车的人:他一年接送2000多位逝者(3)
时间:2019-04-08 03:2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一次直播时,王亮接到的逝者是一名因整容意外去世的26岁男子。在汽车的晃荡声中,逝者的母亲回忆起为生儿子交的超生罚款,儿子在全家的宠爱中长大,直到儿子打算在结婚前整容……这位母亲心中无限酸楚,但不得不接受儿子离世的现实。当把这位逝者送到殡仪馆时,王亮发现直播间里来了2000多人。 现在,王亮在短视频平台上有26000名粉丝,大部分是“看热闹的”。他们想让王亮拍存放遗体的冰柜,拍火化炉,王亮都拒绝了。 粉丝里,有人认为死亡是件遥远的事,不必认真对待,拿千奇百怪的死因当段子听。有人甚至在直播间里乱说话,问“啥时候来接我啊?”遇上这种人,王亮便会表情严肃地告诉他们,“不要拿这种事开玩笑”。 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出于猎奇心理。有的人谈论自己的生死是在倾诉内心的痛苦,因为现实生活中,他们找不到这样的倾诉对象。 一次,有网友在王亮的短视频平台作品下留言:“我最后一次睁眼,能看到在天堂里的儿子,那样我会毫不犹豫地跟着他走。”后面是6个哭着的表情。 王亮点开她的主页,发现全是和她逝去的孩子有关的内容。刮风了,她写“那缕清风我能感受到是你回来看我们,对吗儿子?”做梦了,她写“今天妈妈梦到你,为什么是十二三岁的时候?”王亮很理解,留言安慰她,“你的孩子在天上也会希望你能好好的”,还请粉丝们“都去给她点点关注”。 看了王亮的直播,赵虹浩、王兴国也加入进来。还有不少其他在殡仪馆工作的粉丝和他们互动,寻找职业认同感。 王亮会告诉大家,做这行要注意哪些忌讳,要怎样和家属沟通、调整心态,不能“自己都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山东济南的刘超今年34岁,和妻子一起开灵车。他觉得王亮和做这行的许多人不一样,“身上有一股劲儿,对生活很热情,每天都乐呵呵的。” 生命的重量 来殡仪馆工作前,不像其他人,王亮不害怕面对死亡。他有不少亲戚在殡仪馆工作。 他9岁时父母离婚,之后由爷爷奶奶抚养。12岁爷爷去世时,他亲眼看着爷爷被推进了焚化炉,但对死亡的认知也只是“以后见不着爷爷了”。他没哭,“该上学上学,该咋地咋地。”15岁时父亲去世,他依然没哭。 来殡仪馆前,王亮对这份职业的想象“就是个开车的”,他既不害怕死亡,也不会太过接近死亡。但在这里,他的一双手接触到了遗体,将遗体搬运进殡葬车的瞬间,他感受到了生命的重量。 一次,他接走了一名13岁的男孩,有先天性疾病,体育课跑步时摔了一跤,之后回家待了3天,人就没了。 父母把男孩的遗体抱上车,又把他生前的衣服、足球、篮球、溜溜球挨个放在旁边,关上车门,蹲在地上抱在一起哭了。王亮也跟着哭了,那是他在工作中唯一一次流泪。 现在,王亮熟悉市区的每一条路,开车时会选择平坦的、不拥堵的路段。对于这个职业来说,车开得稳一点是对逝者最后的尊重。 因为这份职业,王亮们见识了太多死亡,太多别离。但对于逝者家属来说,有时,接受死亡和别离并不容易。 赵虹浩接过一个单子,一名40多岁的男人因车祸去世,家人们把读大学的儿子喊了回来,但不敢告诉他实情。按照当地规矩,这个大男孩应该拿着招魂幡一路将父亲“送走”,但他不肯踏进殡仪馆的大门。“他说,‘我不进来,我就想着我爸是出差去了、出去玩了,去哪都好’。” 赵虹浩前前后后劝了那个男孩三天,最后,孩子答应为父亲烧纸、引路。“但是直到把他父亲推进火化炉,他一直都把脑袋别在一边,没看一眼。”赵虹浩说。 在殡仪馆的院子里,王兴国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哭着烧贡品的人,其中一个30岁出头的女人让他印象深刻。这个女人在棺材前跪着,一边磕头,一边哭号,“家里好不容易有点钱了,你还没享福啊!”她的母亲不在了。 殡仪馆整容师李春树遇到过一位逝者,临死时瞪着眼睛,面目狰狞。家人试了很多次,想要为他合上眼睛,都没成功。李春树为他清理了脸上的血迹、污垢,合上了眼睛,还为他修理了眉毛和碎头发,并用颜料给嘴唇上色。当逝者被推出整容间时,逝者的儿子抓着李春树的手哭了。 “我相当于替那些父亲、儿子、爱人,去照顾他们的家人吧。”李春树说。 有时,王亮也会驾驶这种黑色的高级殡葬车。网络截图 什么都没活着重要 赵虹浩发现,人们往往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意识到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些东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