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2)

  截至目前,已有两百余户、上千名村民搬入集成住宅区、小学幼儿园、诊所、公交车站、集贸市场、兵营、农业耕种、畜牧养殖等为一体的移民安置村落。村民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除南湃水电站项目外,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还在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等“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承包了地铁、电气化铁路、水电站、新能源发电、公路、桥梁、通信等领域的上百个工程项目,未来还将在孟加拉、克罗地亚等国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友谊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在南湃水电站动工前,一座崭新的小学教学楼在老挝首都万象市郊竣工。

  农冰村小学,位于万象市占塔布里县境内。几年前,学校仅能容纳125名学生,校舍年久失修,教学条件落后,设施破损情况严重,是该县硬件最差的一所小学。

  改变这一切的,是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开展的惠民项目。

  2012年6月,基金会出资支持老方在该校原址上修建总建筑面积约800平米的二层教学楼。2013年3月,为进一步改善农冰村小学教学条件,基金会出资为学校引入中文教学、添置文教具、修建职工宿舍等设施。2013年5月,新教学楼竣工,楼内包括幼儿班教室3间、学前班及一至五年级教室各1间、会议室兼图书馆1间。学校软硬条件达到当地领先水平,被评为万象市“示范学校”“美丽校园”,许多市民慕名将子女转学至此。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农冰村小学教学楼(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供图)

  “看到他们这么热情,心里很高兴,也愿意教他们。”农冰村小学志愿教师林婕妤说,学生们对汉语的浓厚兴趣总是让她欣慰不已。

  汉语教育是农冰村小学的一大特色。据悉,农冰村小学是老挝第一所教汉语的公立小学,学校连续多年申请中文志愿教师入驻,校内中国元素浓厚。老方也希望把学校建成万象最好的小学,成为中老友谊的象征。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农冰村小学学生学习汉语(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供图)

  截至2019年1月,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已在老挝、缅甸、柬埔寨、蒙古、菲律宾、塔吉克斯坦等13个国家,开展60多个民生公益项目,涵盖教育、医疗卫生、职业技能培训、人道主义物质捐赠等领域。

  基金会秘书长徐建国表示,基金会通过这些民生项目,传播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增进了项目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

  2017年5月15日,央视播出的《朝闻天下》节目中,农冰村小学的孩子们用中文演唱了一曲《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责编:任佳晖、常雪梅)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