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航天:平凡中的伟大 “细微”中的无私(2)
时间:2019-04-24 13:25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尉凤枝:焊接“针尖”和“麦芒”这种事情,我每天都在做 我是尉凤枝,一名大火箭上的装接工。焊接“针尖”和“麦芒”这种事情,我每天都在做,比如把一根汗毛粗细的导线和一个针尖大小的元器件管脚焊接在一起。 巴掌大的电路板上,有上千个管脚直径在1毫米以内、间距只有0.3毫米的元器件,人的肉眼基本看不清楚,而且它们种类、位置不同,必须要在显微镜下操作。 火箭零部件焊接对镀锡量、焊接温度要求很严苛,手握焊枪一定要稳,一旦焊错,产品就报废了。 尉凤枝正在工作。资料图 要想做到零失误,准备工作很重要。在焊接前,我会先准备一张生产图纸,把实物产品放大数十倍,把不同的元器件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并确认元器件的型号、清点数量、对照位置。 我觉得做跟航天相关的工作,细心加耐心是不出错的基础,越是细小的活儿,越不能急躁。 张广亮:我手工能实现头发丝直径1/500的精度 我是张广亮,一名装配技师。如果把一毫米分成一千份,每一份是一个μ。目前最精密的机械磨床的极限精度是μ级。我手工能实现十分之一个μ的精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500! 张广亮正在工作。资料图 要将钢块磨成镜面,十分考验匠人的耐性。我拿一个小方块六面铁开始练习,从铁块的一个面开始研磨,达到一定精度后,再以它为参照,让所有的面都达到相同的精度。 我觉得在航天研磨的舞台上,打磨的不仅仅是产品,要磨出更高的精度,最重要的是锤炼内心。 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漫长过程,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数代航天人的默默付出,未来,中国航天将持续发力,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更多贡献!(记者张瑞玲 杨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