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庭法官回访帮扶为哪般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少年庭法官回访帮扶为哪般

  少年庭法官回访帮扶为哪般

少年庭法官回访帮扶为哪般

□ 《法治周末》记者 刘希平

  “请你们按时将孩子接回去,把他带在身边,不要让他在社会上流浪了。”

  今年3月11日,湖南省长沙市第一看守所,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董燕来此回访即将出监的小权。因为小权是未成年人,董燕当着小权的面给小权的亲属打去电话,再三叮嘱小权亲属要按时接小权出监。

  2018年11月16日,16岁的小权因犯盗窃罪,被天心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刑期至今年3月12日期满。主审小权盗窃案的法官董燕,经常在判后对未成年被告人或其家属进行回访,已成了她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而在天心区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判后回访则是一项制度。

  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促使失足青少年尽快走上自食其力的正道,天心区法院建立了涉未成年人案件回访机制,及时掌握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回访制度是审判的延伸,也是组织社会各方面共同挽救失足少年、巩固教育成果的有效途径。”在董燕看来,判后回访是少年犯罪案件审判法官的一门“必修课”。

  判后回访制度到底有多重要?记者从多起少年犯罪案件中,寻找答案。

  爸爸长啥样都没印象了

  时间回到3年前。2016年12月12日,天心区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开庭审理一起盗窃案,16岁的张林因涉嫌盗窃罪被诉。

  脸颊消瘦、面色苍白。这是16岁的张林走上被告席时,给主审法官廖龙芝留下的第一印象。法庭上,张林身上薄薄的单衣,引起了廖龙芝的注意。

  “庭审当天的气温很低,法庭内开了暖气不觉得冷,出了法庭就会感觉到寒气扑面。张林就穿两件单衣,穿得太少了。”庭审结束后,觉得张林穿得太少,廖龙芝开始在法院法官微信群中向男法官求助,看男法官们能否给张林提供一件外套穿上。看到微信后,法院司法技术室副主任罗智骅立马拿了一件自己的衣服送给张林。

  “张林看起来挺可怜,虽然法院多次联系其父母,但家里一直没有人来看他,也没有人来旁听庭审,更没人给他送衣服。”廖龙芝对记者说。

  此案宣判后,为了帮扶这位“问题少年”,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决定对其实施判后回访。庭审后的第二天,廖龙芝来到长沙市第一看守所,了解张林的家庭状况。

  在看守所讯问室,隔着铁窗而坐的张林稚气未脱。看到法官,他总是低着头。

  经与张林交谈得知,小时候他一直生活在广西河池市一个小山村的外婆家,父亲是广东潮州人,母亲是广西人,他只上过一年学,父母很早就离异了,他先后跟着继母和亲妈生活过一段时间。虽然有亲生父母和继父母,但在他的心里似乎感觉不到家的存在。

  因为是超生,张林没有户籍和身份证。两年前,他妈妈带他坐火车从深圳去北京。当火车路过长沙时,他从火车上溜了下来,开始在长沙街头流浪。身上2000元钱花完后,他就开始睡大街。为了生存,在他人的唆使下,他开始盗窃,并总是认为关几天就可以出去了。没想到这次触犯了刑律,被判刑6个月。

  为了帮助张林拾回遗失的亲情,廖龙芝马上给张林远在上海的亲生父亲打去电话,并让张林与他通话。

  “已有十几年没有见过爸爸了,爸爸长啥样都没印象了。”挂上电话,张林流泪了。后在廖龙芝的再三沟通下,张林的亲属来到长沙将他接回家。

  廖龙芝坦言,如果法官在判决后不对张林进行回访,那么,身无分文又没有身份证的张林在刑满释放后,说不定又会重蹈覆辙。

  妈妈一直没有来看过我

  “这些犯了罪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就能让他们早一点儿回归正道。”这是董燕在多年的少年犯罪案件审判中,总结出的心得。

  两年前,为了帮扶少年犯钟月,董燕曾带着心理专家远赴距离长沙近百公里的湖南某监狱,进行回访。

  2017年4月,未成年人钟月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此前,钟月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在第一次判刑13天后,钟月再次犯事。

  案件判决后,董燕在对钟月家人的回访中得知,钟月与家人的关系不太好,因此董燕决定帮助钟月修复他与亲人之间受损的亲情。

  在监狱会见室里,对于董燕的到来,钟月十分意外。

  “钟月,你还认识我吗?”

  钟月仔细看了董燕几眼后,紧张的情绪才放松下来:“认识,你是董法官。”

  “你对你的犯罪行为有没有反思呢?”董燕问钟月。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